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胶州 > 正文

一年长出300多颗“海洋成果”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构筑科创平台,多项科研成果落地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12-09 01:25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记者徐杰

以海为媒,向海而生。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科教园内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整合凝聚了中科院海洋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记者近日探访项目现场看到,目前,项目主体已施工完成,二次结构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及室外绿化。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王凡介绍,依托设施集群和开放支撑平台,中心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梳理了13家共建单位的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已有多项成果与企业转化对接,通过实质性举措助推山东海洋经济发展。

空中鸟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现场。(采访对象供图)

凝13家科研院所之力

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依托海洋研究所,联合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12家单位,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从那时起,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块整合凝聚了中科院海洋领域优势研究力量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拔地而起。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坐落于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青岛科教园区内,项目一期投资22亿元,占地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米。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科教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这些建筑大多已完成主体施工,正进行外立面作业。建筑的色彩多为红色,看起来活力十足、激情澎湃。除了色彩比较醒目外,这些建筑的造型也比较新颖,在位于项目南侧的教学区,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也已经竣工,建筑红白相间的颜色,如同青春的学生一样充满活力和想象力。

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自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各方面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目前,项目主体已施工完成,二次结构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及室外绿化。记者走进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展厅,里面展览有中心的核心平台——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以及野外台站网络等开放支撑平台,并展示了中心筹建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据介绍,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按照“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建设思路,依托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海洋观测台站网络、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大数据中心等开放支撑平台,整合凝聚中科院海洋领域相关优势研究力量,建设高效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海洋科技高端思想库和精英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面向国内外的协同创新基地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

根据规划,到2020年初,将完成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筹建任务,基本建成高效、开放、共享运行的技术支撑平台体系;到2030年,将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多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国际一流创新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造就一批国际著名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集聚科技创新平台

打造海洋科技战略力量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王凡告诉记者,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探索实施“1+X+N”的模式,围绕海洋领域战略科学家组建核心科研单元和交叉研发集群,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开放支撑平台的集聚和辐射作用,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国家重大专项,打造更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活力的国家海洋科技战略力量。

目前,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核心研究方向与重点任务包括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印太汇聚区多圈层相互作用、海洋生命过程认知与生物资源绿色发展等;重点发展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新技术,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壮大培育,激励成果转化和创业,建立海洋产业孵化器、海洋创业园和海洋创客中心,加速海洋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如今,通过统筹调配实施,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已经逐步构筑起了多个集聚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考船队、开放支撑平台皆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海洋科考船队统筹运行了中科院9条海洋科考船,实现了基础条件平台的共建共享共用,组织科考船队中的“科学三号”、“创新一”号、“创新二”号、“实验2”号四艘科考船分别从青岛、烟台和广州三地同时启航,实施渤海、黄海、长江口、珠江口海域多学科综合性调查及苏北浅滩区黄海绿潮问题共享调查航次,深入认识我国近海尤其是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物理、地质及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与机制,为“健康海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而在开放支撑平台方面,通过整合运行胶州湾站、长江口站、牟平站、黄河口站和黄海浮标观测网、东海浮标观测网、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已构建了先进可靠、互联共享的“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提供高质量长时序多参数的基础观测数据,为台风等灾害天气准确预报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布局“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保障海洋环境安全。

此外,新启动建设水下探测设备研发平台、深海资源保藏与开发平台、海洋新能源新材料平台等一批先进科研条件平台,不断拓展条件支撑保障体系。

多项成果转化对接

助推山东海洋经济发展

正是依托这些设施集群和开放支撑平台,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打破了海陆/地生界限、部门界限、区域界限,凝聚中科院海洋、生命、能源、资环、高技术等领域优势研究力量,组织大团队协同攻关,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比如,发起“丝路方舟”大科学计划,促进山东海洋科技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助推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王凡告诉记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立足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主动对标山东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以及青岛“十五个攻势”中的科技创新任务,助力海洋产业发展。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相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在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滨州等山东沿海地市开展需求对接和成果推介。

自今年年初以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梳理了13家共建单位的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涉及现代海洋、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环境治理与节能减排、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与精品旅游等产业领域。

11月中旬,中科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成功举办,来自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共建单位及其他中科院院属单位的近200项成果向160多家参会企业进行了现场推介发布,18项科研成果、3项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东亚海洋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现场签约落地,另有30余项科技成果达成合作意向。而距离这场对接会过去仅仅半个月,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再次传来好消息,又有26项成果与21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在王凡看来,这些都是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助推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质举措。未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更有信心和能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交叉研发集群与地方政府和高新技术企业通力合作,建立成果转移转化单元,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海洋新兴产业良性发展,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闻推荐

胶州市倾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叶婷近年来,胶州市以河长制为抓手,大力度治水,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年长出300多颗“海洋成果”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构筑科创平台,多项科研成果落地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