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一吹,粉条走俏。白菜炖粉条、黄豆芽炒粉条、涮火锅、麻辣烫……粉条是老百姓饭桌上百搭且颇受欢迎的菜品。眼下,正是传统工艺制作粉条的最佳时节,新鲜上市的粉条让市民大饱口福。
粉条加工代代传承
在岛城提起粉条,人们一定会想到胶州的大相家粉条。据史书记载,大相家村手工制作粉条的历史能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而这种代代相传的粉条制作工艺已被列为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相家村的王勇在村里经营一家粉条加工作坊,打他记事起,家里上上下下就一直从事粉条加工这行,如今他从爷爷那里学会了整套粉条加工的技艺。
“每年大雪节气以后,便是最繁忙的粉条加工季,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做粉条。从国庆节开始,就要开始为加工粉条做准备了。 ”王勇说,大相家粉条的原料用的是土生土长的大相家村地瓜。由于水土和品种的诸多因素,造就了他们村的地瓜出粉率很高,做出来的粉条透亮、筋道。
老手艺30多道工序
“从地瓜变成最后的粉条,需要包括清洗、过滤、发酵、制粉、和粉、漏粉、打粉、冷冻、晾晒等等总共30多道工序。 ”王勇说,每一道工序说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而且有很多讲究。如地瓜收获后,先要将地瓜粉碎,掺加适量豌豆增加口感,再把浆水引入大瓮中沉淀发酵,经过8至16个小时,把上层的渣去掉,底下沉淀的淀粉流入小盆沉淀,用小箩过筛一遍。再经过撇浆、兑浆,进行3次沉淀。经过3次沉淀之后,淀粉已经没有任何杂质,将制成的淀粉放进棉布制成的布兜里,先淋水再晒干,制成一个个淀粉坨子,地瓜淀粉这才制作完成。
“有了地瓜淀粉,还要等到气温降到0℃以下,才可开足马力加工粉条。”王勇说,如今许多地方的粉条都采用全自动机械加工,中间缺少手工环节,而传统大相家粉条坚持手工制作。制作粉条第一道工序是和面,需要三四个人手持木棍搅拌半小时,将和好的面团放进漏粉机里,用一根铁棍在有漏孔的小盆里转动,漏出均匀粗细的粉。经过热水煮熟后,紧接着用筷子将煮熟的粉条拨进凉水里冷却,晶莹剔透的粉条便初见雏形。“当然,这还不算结束,制作好的粉条还要冷却、晾晒。”王勇说,粉条要筋道最核心的环节是冻粉。传统的冻粉是将冷却后的粉条串在竹竿上放到室外自然冷冻,经过一个晚上,粉条里的水分被冻出来结成一个个冰碴。将冰碴敲掉,然后晾晒,这样制作出的粉条比烘干或者晒干的粉条更加筋道,这也是机器制粉和手工制作的粉条之间口感差异巨大的原因。近些年冬天的气温持续走高,为了能让粉条提前上市,不少村民建起了小型冷库,延长了适合粉条加工的时期,从而增加了产量。
好粉条不怕火验
为了增加粉条的耐煮性和筋道的口感,一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粉条加工作坊不在技术、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以次充好,甚至在粉条中添加违规添加剂,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如何选购优质的地瓜粉条,营养专家王潇惠表示:一看色泽,质量好的地瓜粉条颜色是白色透明,但有点暗,一般地瓜呈淡黄色或褐色,有地瓜粉特有味道。颜色特别艳、特别亮白或发乌的粉丝粉条最好不要购买;二闻气味,质量好的粉条气味和滋味均正常,无任何异味,有霉味、酸味、苦涩味及其它杂味的粉条质量低劣;三是燃烧法,加胶的粉条火烧时容易产生啪啪的响声并伴随产生浓烟,水分超标的粉条易产生嘶嘶的声音;四尝一尝,优质粉条口感柔软,有韧性,久煮不烂不粉,不会被煮成一团。
温水泡发有技巧
吃粉条,如何泡发着实困扰着许多人。晾干的粉条质地坚硬,用凉水很难泡开,没有完全泡开的粉条不仅吃起来硬邦邦的,口感还很差。如果用热水泡粉条,粉条芯还没来得及吸收水分,而粉条外面可能早已泡烂了,下锅炒制时也很容易糊锅。最便捷最合适的方法是将粉条放在温水中浸泡,水量以没过粉条为宜,接着往水里加入适量食用盐,可以缩短粉条泡发时间,让粉条更有嚼劲,淋入适量的白醋或者米醋,能加速粉条的软化。盖盖保温,五六分钟后粉条就能泡好。捞出的粉条控水后,倒入熟油拌匀,再下锅炒制时就不容易煳锅了。
粉条百搭味道足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粉条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与北方寒冷的冬季里最搭的莫过于一份热气腾腾的砂锅。无论是炖排骨、炖羊肉、熬白菜、炒酸菜,人们都喜欢放上一把粉条,粉条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味道鲜美、口感丰富。四川的蚂蚁上树又名肉末粉条,是一道经典的川菜。制作上颇为讲究,稍不留神,就可能糊锅甚至黏成一团。将粉条用温水泡发后,起锅爆香姜末、蒜末,随后放入肉馅煸炒至熟,再炒香豆瓣酱,随后放入发好的粉条,并加入小半碗高汤。待粉条炒熟以后,加入味极鲜调味,撒上葱花即可出锅。凉拌粉条是一道解腻菜,将粉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过凉,可以保持粉条筋道的口感,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都是与其百搭的配菜,加入蒜蓉、盐、蒸鱼豉油、米醋、花椒油调味,喜欢吃辣的还可倒点辣椒油。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于滈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通讯员张远东12月7日上午,由“齐鲁号”欧亚班列青岛运营中心组织的胶州发往...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