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参加电影《丁龙镇》的拍摄,我学习、表演、传承胶州秧歌近43年了。先后为中石化、国网省电业公司、青岛中级法院、胶东办事处、崂山检察院等单位授课,传承胶州秧歌。每当讲起胶州秧歌,就说起“三道弯”,就想起小脚女人,脑海就涌现出我缠足的婶奶奶,她是古代千千万万个“裹脚”女人的缩影。
奶奶身高不足1.5米,嫁到铺集镇崔家河村,是我公爹的亲婶子,按农村风俗,我叫她“麻麻”。因为公爹排行老大,15岁时亲娘就因病去世,都是她帮着照顾奶奶留下的4个儿女。她聪慧善良,吃苦耐劳,但命运却不眷顾。在旧社会“母以子为贵”的年代,她因几年没生孩子,中农出身的叔爷爷就娶了二房。他有良心没休妻,她感激不尽地住下了。无怨无悔地做饭洗衣、养鸡喂猪、伺候看护小奶奶月子和5个子女,还服侍过我们家3个女人8个孩子的月子,婆婆、大伯嫂子和我。1982年5月我生了儿子,她高兴得踮着“三寸金莲”,进城帮婆婆照顾我坐月子,身子晃晃悠悠地为我端菜送饭……期间,我还教她扭秧歌。她这一学,我算是看明白了:胶州秧歌为啥要“三道弯”?不弯她就站不稳,就得崴倒。为啥要“脚后跟、脚外侧先落地”?除了大拇脚指头,那4个都被活生生地压弯了、掰折了,落地就难受,只有脚后跟、脚外侧不痛。为啥要“抬重落轻”?脚一落地就痛,得快抬脚,轻轻的落下……再教,她就张着掉光了牙的嘴笑道:“淑敏,嫩快拜做登俺了。”2006年,90岁的奶奶终老,她也是我所见过的最后一个“小脚女人”。
中国古代的缠足,被称为“三寸金莲”。女人裹脚的审美观认为,“要看姑娘美不美,不看脸面先看腿,要看姑娘好不好,不看脸面先看脚”。缠足陋习,始于五代南唐,终于民国。国民初期孙中山先生宣布放足,使妇女摆脱了痛苦,缠足之风才逐渐被废除,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的陋习被彻底铲除。我们的母辈很庆幸,成为了最早一批不缠足的幸运女人。如今小脚老太太多已辞世,缠足的历史也不复存在,但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思索,胶州秧歌的步伐形态,唤醒着我们民族的一个时代记忆。
起源于宋末元初,成形于明代,成熟于清朝中叶的胶州秧歌,就是“莲步轻挪”,动作呈现出前哈、后张、两边“崴”的姿态,活生生地表现了刚刚裹脚的女人不敢走路,脚一落地就痛,走起路来左右“崴”,两手在身后乱“扎煞”的动态形象。缠足虽已随着历史的变迁最终消亡,可模仿这一形象过程中所产生的动律韵味,却在胶州秧歌表演中被完整体现并保留下来,小脚文化在民间秧歌上的审美而达到极致,使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借鉴胶州秧歌的舞蹈表现形式和动态元素加入到当代很多舞蹈作品中,无论在动态的线条表现和静态的肢体语言上,都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美感,胶州秧歌的“拧、碾、扭、韧、抻”表现出了收与放、快与慢、重与轻、强与弱等非常鲜明对比的动感特点,每个动律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位依次进行或同时进行,形成了其独有的舞蹈动态风格,给人感觉动作生动细腻,节奏明快丰富,构成了和谐统一的运动形态,形成了“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格特点。
胶州秧歌已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沉淀,蕴藏着胶州人特有的憨厚内敛、大气豪放、温柔贤淑,聪慧活泼男刚女柔的性格特色和胶州一方土地的人文历史,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胶州秧歌经过多少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创作加工与丰富发展,才形成今天闪烁着独特艺术魅力的精品。其中也不乏有我们胶州秧歌传承人的努力和汗水,每年的胶州秧歌大赛和每届的中国秧歌节,都是我们最忙碌和最兴奋的时刻!
胶州秧歌已从街头小巷走入大众广场,最终走上舞台走进课堂,已成为北京民族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民间舞必修课程。现在,胶州秧歌已经开始走向全国并走向世界。2018年胶州秧歌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元旦晚会和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晚会演出,2019年1月受邀去法国参加了中法建交55周年暨全球功夫春晚《舞·诗·武》迎新会,10月受邀去日本参加庆祝青岛——下关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
一曲秧歌调迷倒多少人?三弯九动十八态又是多少人为之竞折腰?十月下旬,全国50余名儿童舞蹈艺术专家来胶州,进行胶州秧歌采风,舞蹈家们和80岁的陈爱莲老师,一撇一扭,汗流满面,学而不倦。胶州秧歌扭出了胶州人的自豪和骄傲,扭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风采与魅力。深情的唢呐吹起来,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幸福的棒槌舞起来,开心的秧歌扭起来,绚丽的彩扇飘起来……我们坚信: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胶州秧歌这朵盛开在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绚丽奇葩,必定会越开越艳!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爱珍本报讯11月12日,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迎检暨农村群众性满意度调查工作调度...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