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到来,让青岛的“淘宝镇”“淘宝村”热闹起来,琳琅满目的特色农副产品让这些淘宝镇、村过了又一个“丰收节”。作为青岛市第一个获评“中国淘宝镇”的乡镇,今年胶州市胶西街道的电商异常火热。热销的主要有劳保手套、家具、特色农产品等。
规模
电商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胶西街道电商产业早在2014年就开始萌芽,并以每年40%的增速迅猛发展。截至目前,胶西已有60余家木器家具企业建立了网上商城,或依托天猫、京东、淘宝等平台建立电商旗舰店,占家具企业总数的70%。而以鲁戈庄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防护用品产业聚集区也不断从线下走到线上,打造“电商+劳保小镇”模式。
据了解,该街道办的防护手套协会入会企业48家,自营出口企业22家,浸胶加工户120余户,个体手套加工业户达1000余户,日加工手套1200多万双,占全国市场70%以上份额,产品60%以上出口。电商的触角也延伸到现代农业领域,新涌现出大店子菌菇、城献水果、刘家疃萝卜等网络畅销胶西特色农产品。同时,“灯塔”“春明”“品品好”“凯益食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也成为电商争霸赛中的潜力股。
网店
每天能接6000多个订单
记者见到淘宝网店主李和的时候,他还在电脑前忙碌着接单,院子里堆满了打包好的手套。“我今年22岁,开淘宝网店已经是第三年了。”出生于1997年的李和,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开起淘宝店,当时主要是卖衣服,一个月能有个2000元左右的收入。但很快李和就发现卖衣服风险大,首先从外地进衣服再转手,利润很薄,加上一换季,很多衣服就压在库里。一年多的时间,李和亏了一万多元。
“我开始调整思路,自己村生产劳保手套,为什么不尝试着把手套放到网上卖?”李和说,这个想法遭到父母的反对,已经亏了一万多,还不如出去老老实实打工。家人的反对没能阻挡住他,很快,他的第一家劳保手套网店嘉禾劳保便开了起来。由于价格便宜,质量过硬,订单从一开始的一天几十单很快就增长到几百单,父母也慢慢开始支持他。起先是母亲辞掉工作,帮助他打理生意。后来实在忙不过来了,父亲也辞掉了工作。一家三口分工明确,李和负责接单,父母负责打包发货。经过三年的发展,李和的网店现在每天能接到六千个全国各地的订单,家里改建了仓库,还从周边村庄雇了十几个工人,网店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备战今年的“双11”,李和从8月份便开始着手准备了。去年由于没有经验,原以为准备充足的货结果开抢不到两个小时便卖空了。今年他囤了充足的货源,工人们也做好了全力迎战“双11”的准备。截止到11日下午4时,他的网店当日已累计接单14000余单,创造了新的纪录。
服务
孵化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马传福从20岁开始就在父亲的劳保手套厂做副手,但是那个时候,他除了偶尔在厂里盯盯货,大部分时间是跟着父亲到处跑客户。随着周边村子越来越多人做起手套加工买卖,竞争压力增大。2012年6月,他开始尝试网络销售。2016年,马传福与邻村好友组成了现在的7人电商团队,共同经营16家淘宝店,从10余家工厂进货,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成了鲁戈庄电子商务的金字招牌。
没有人才、不懂技术、平台匮乏,成为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几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胶西镇投入400余万元,在陈家屯新建胶西镇电商服务中心,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业务培训等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培训技术、搭建平台。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劳保手套、家具、特色农产品等都打开了销路,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也让乡村振兴的中国梦照进了现实。
相关链接
电商鸿海云蛛火爆“双11”
位于胶州三里河街道办花园村南北走向的淘宝一条街,“双11”期间格外热闹。青岛鸿海云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员工们也是忙得热火朝天,这家成立8年的电子商务公司,从一个单纯给店主设计网店的小公司,发展为可以给上市公司托管网店的大公司,经营货物几乎涵盖了胶州市所有的特产。胶州大白菜、里岔的小米、大相家粉条、李哥庄的帽子、胶西的手套以及特色海产品等应有尽有。“经营者有利润,生产者不愁卖,胶州电商正在良性循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作为胶州电商的带头人,鸿海云蛛负责人徐州信心十足。“双11”公司总计营业额9600万元,其中自营4600万元,代运营5000万元,自营垃圾处理器销量12100台,化妆品2200万元,大健康产品1200万元,食品986万元,3C电子类产品680万元。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马丙政马妮娜通讯员张彬
新闻推荐
近日,青岛鑫隆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职工高祀春通过特约车在火车站接到乘客送至铁三局宿舍。第二天收拾车发现一个钱包...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