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5点40分,胶州湾隧道收费站西海岸往青岛方向收费口出现堵车情况。文/半岛记者马正拓
图/半岛记者孟达
随着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开幕,前往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游玩的游客日益增多,通行胶州湾隧道的车流量也迎来高峰,今年的单日最高已接近10万辆。记者近日多次探访发现,在部分高峰时段会出现局部压车现象,虽然已经采取了很多避堵举措,但拥堵似乎已成了胶州湾隧道的常态。据悉,隧道运营方——青岛国信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科技)目前正在加紧推进三种不停车收费方式的升级兼容,未来将建设的第二条海底隧道也将对车流量进行分流。
>>>探访
高峰时段堵车现象明显
7月26日晚上,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在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举办。当天正值周五,按照以往惯例,下班高峰时段市内交通将较为拥堵。下午近5时许,半岛记者驾车经由胶宁高架路前往西海岸新区。行至镇江路立交桥附近时,交通诱导屏上已经提示,胶州湾隧道前往黄岛方向车流量大。果不其然,行驶至胶州路市立医院门口时,等待通行胶州湾隧道的车辆,已经排队至莘县路立交桥的匝道处。就在同一时段,从新冠高架路方向前往西海岸的车流,在隧道四川路入口处也已经绵延了很长。
跟随车流缓慢行至隧道入口处发现,由于车流量较大,有关部门采取了限流措施,限制了隧道入口的一个车道,以减少隧道内的车流量。驶入隧道后,入口的限流明显发挥了作用,隧道内的车辆不算太多,3条车道通行无碍,时速基本上可以达到60公里,只花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就驶出了隧道。
此时,隧道收费站的七八条人工车道,均出现压车现象,几乎每条人工收费车道都有10到15辆车等待通行。相对来说“隧e通”和琴岛通ETC等不停车收费车道,通行效率比较高,几乎没有压车现象。但是,经常有未安装设备的车辆选错车道,无法通行后又需要倒车改道,导致不停车收费车道也会出现短时压车现象。
>>>声音
助力青黄发展隧道功不可没
2011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同步正式开通,结束了“青黄不接”的时代,真正实现了“同城一家”。胶州湾隧道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向市民全天候开放,再加上通行费相对较低,成为众多过往车主的首选。
“西海岸新区这两年发展的势头很快很猛,城市框架也越来越大,我觉得胶州湾隧道功不可没。”青建集团股份公司青西新区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肖帅介绍,他日常的办公地点就在西海岸,而家住在青岛主城区,几乎每天要穿过胶州湾隧道。从地理位置来说,隧道的一端是青岛老城区,另一端就是西海岸新区的东部城区,生活便利程度差异不大,人员流动比较频繁,隧道发挥的纽带作用比较明显。
而随着东方影都等影视产业的发展,西海岸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引发关注。岛城旅游行业有关人士认为,胶州湾隧道开通后,对青岛旅游业起到了很重要的引流作用,西海岸新区有78公里的蓝湾沿海慢道和视觉通廊,《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等爆款电影,也催生出了西海岸多个网红景点,吸引了主城区大量的游客一路向西。
但是,目前车多事故多发、高峰时段拥堵等现象,不少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胶州湾隧道的巨大功能。“今年啤酒节免门票,是惠民利民的好事,我也想带着家人去金沙滩啤酒城玩玩。”岛城车主苗先生说,去年啤酒节期间,因隧道内发生事故,一行人被拥堵一个多小时,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如果没有这么多事故就好了。”
“上下班高峰期开车一个来回,碰上事故有的时候会堵半小时以上。”家住西海岸新区的车主孙明说,去主城区上班时会提前出门,以此来避开高峰。多位已经使用了“隧e通”或琴岛通ETC设备的车主也称,在高峰时段如果碰到限流,在隧道两端基本上要缓慢行驶10分钟左右。
“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增速明显,上合电影节、国际啤酒节等重大节会又都在新区举办,新区已经成为了青岛一张靓丽的新名片。”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程国有认为,在目前隧道容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探讨建设新的跨海通道势在必行。
>>>数据
日最高通行量已逼近10万
作为胶州湾隧道的运营方,国信科技对于隧道目前的高峰拥堵状况做了大量积极的应对工作。“车流量大幅度快速增长和隧道内高密度车流量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是影响隧道通行效率和能力的主要原因。”国信科技运营中心负责人丁力介绍,隧道今年的日最高通车辆更是达到了9.8万,逼近10万大关。
“作为连接青岛东西海岸的交通要道,胶州湾隧道不仅是很多市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每年旅游旺季也是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丁力介绍,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隧道开通后的先后三次降低通行费,客观上都刺激了隧道通行量的激增。但是,隧道全天的车流量并不均衡,白天时段承担了隧道几乎80%的通行量。高峰时段拥堵仅仅是一小段时间,在更长的平峰时段和夜间时段,隧道内车少路畅,通行平稳有序。
因通车量节节攀升,高峰时段的通行车流量已基本接近隧道的设计饱和量。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隧道内车流量较大时,车辆密度加大,前后车之间的安全间距缩短,经常引发追尾事故,加剧了隧道的拥堵。“2017~2018年两年间,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量,是2011~2016年6年事故总和的两倍,单日事故量最高达30起。”丁力说,事故多发导致通行效率降低、拥堵现象加重,在高峰时段,一旦出现事故占道,不得不暂时封闭隧道时,仅仅15分钟左右,隧道两端的外部道路,拥堵将超过3公里。
“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得快速清障,这是保障市民和隧道安全的首要问题。”丁力说,为了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国信科技在国内隧道首次采用了三点值守模式,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在1分钟内发现、5分钟进行现场处置。同时,还协调治安、交警、消防等应急专业力量进行现场值守,经常开展多方联动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反应速度、到场效率和处置能力。
正是因为如此,在通行高峰时段,必须要对隧道入口、收费站及两端接线道路车辆提前进行合理调控,避免车辆在隧道内积压,保证车辆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有时候,车主往往只看到了收费广场前的局部拥堵,其实通过收费口的有序放行,是高峰时段保证隧道通行能力主要措施之一。”丁力介绍。
释疑
一部分车主把拥堵的主因归结为隧道收费的缘故,很多人甚至呼吁隧道取消收费,减轻往返胶州湾东西海岸的出行成本。但是,半岛记者梳理有关部门的历次公开表态发现,目前胶州湾隧道通行费并无继续下调或取消的计划。并且,取消收费未必能缓解胶州湾隧道的拥堵。
据了解,自2012年至2015年期间,隧道收费已经过三次调整,小车通行已从30元降到目前的10元,使用琴岛通ETC实行八折优惠。
2018年9月,青岛市财政局副局长曹彦平表示,目前胶州湾隧道两端交通承载能力有限,仍需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车流量,以避免出现因免费后交通无法承受的情况。据了解,胶宁高架路设计通行能力为5544标准车/小时,目前高峰时段已达1万多辆。如果市区交通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通行隧道的车辆越多,交通拥堵状况就会越严重,不但达不到便捷通行的目的,反而可能降低市民的出行质量。
2019年5月7日,西海岸新区管委主任、区长周安做客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栏目时表示,隧道通行费目前尚无继续下调计划。
2019年6月3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张旭东做客《行风在线》栏目时表示,胶州湾海底隧道最深处距离海平面82米,是青岛重大安全防护设施。对胶州湾隧道通行车辆适当收费进行人数统计,对保障设施安全有重要意义。
隧道取消收费无助于“解堵”
新闻推荐
十年之前,那个早晨,人群中你我遇见,相视一笑。从此,我们有了同一个方向,一直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且看多少梦想,在天空中自由地...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