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胶州 > 正文

刘俊霞:红色家庭里的贤媳良母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6-14 02:13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半岛记者张超

通讯员铁弩

在胶州市铺集镇全国文明村沙河村,有这么一位贤媳良母刘俊霞,丈夫的祖父是一位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30年来,她传承家庭的红色基因,上敬老,中顾兄,下教小,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在邻里八乡有口皆碑。

红色家庭、四世同堂、八口之家

刘俊霞今年53岁,1989年由该镇崔家河村嫁到沙河村时,“老婆婆”(丈夫的祖母)巩徐氏70岁,婆婆王桂珍50岁,还有公公、小姑子和一个先天聋哑的大伯哥,一年后儿子出生,四世同堂、八口之家“一口锅里摸勺子”,全靠她与婆婆精心打理。刘俊霞在娘家时任村里的幼儿教师,结婚后,又在沙河村幼儿园任园长兼教研组长十几年,勤奋钻研业务,自学获取幼儿大专文凭,积极向上,被组织列为预备党员,现因年龄大了从事幼儿园后勤工作。

刘俊霞丈夫的祖父巩金堂,生前任蚌埠军分区副排长,1948年2月,在安徽省相城县同城镇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50年10月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为革命烈士。惊悉丈夫的死讯,年仅29岁、抚养着一个2岁的儿子和一个才5个月大的女儿的老婆婆巩徐氏悲恸欲绝,精神受到强烈打击,罹患精神分裂症。烈属巩老太太的儿子、女儿长大成人,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儿女。老人的儿子巩传连,就是刘俊霞的公公。

自打进门的那一天起,刘俊霞就浸润在这种红色家庭生生不息的浓厚氛围中,激励她恪尽职守,剖肝沥胆敬奉老祖母、侍候公婆、照顾残疾大伯,相夫教子,勇往直前。老祖母巩徐氏、公婆和大伯哥巩敬波一直与他们同住,刘俊霞操持家务,忙里忙外,从未有过怨言。小姑子成家后在胶州上班,每次回家,作为嫂子的刘俊霞都是劝她不要老记挂家里。在刘俊霞和家庭其他成员的精心呵护下,老祖母的精神病情逐渐好转,安享着晚年,2001年,刘俊霞进门12年后,巩老太太以82岁高龄寿终正寝,走完了她坚强而不平凡的一生!奶奶活着的时候,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刘俊霞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高贵品质,骨子里积聚起顽强、阔达、悲天悯人的浩然正气,激发她在之后的岁月中,继续孝敬公婆、照顾大伯、教育儿子,干好本职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哪一项都不甘人后。

家里的贤媳良母

2008年10月,身体健朗的公公巩传连,突发脑溢血,2011年5月又查出胃癌,于2014年3月去世。公公治疗、休养直至离世的这6年时间里,刘俊霞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就像亲闺女一样悉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无数次住院、转院,从胶州到西海岸新区再到青岛,婆婆年迈,大伯自顾不暇,她与丈夫、小姑子陪床,丈夫几天瘦了10斤,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和减轻小姑子的家庭负担,她几乎全部揽下了陪护公公的沉重任务。同室的病友,无不称赞公公有一个至孝的好儿媳。公公出院回家休养,刘俊霞更是跑前跑后,尽最大可能地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让他吃好。特别是公公患胃癌3年时间里,吃不好就吐,刘俊霞就变着花样地炖猪蹄、海参什么的,单口喂给他吃,像伺候小孩一样,小心翼翼地用吸管喂食米粉、蛋白等营养品。用她婆婆的话说:他爹一点委屈都没受!

2017年9月,婆婆王桂珍因胃溃疡引发胃出血,急送青大附院黄岛分院治疗,半个月的时间里,刘俊霞几乎一刻不离左右,一日三餐尽心伺候,治愈回家后,又经过半年多精心护理直至康复,现虽已80岁高龄,身体依然健好,还多次被评为村里的“好婆婆”呢!

今年55岁的大伯哥巩敬波,聋哑单身,爱干净、性格好,平时都是弟媳刘俊霞与母亲照顾他。吃的、穿的,一应事务全由刘俊霞打理。刚开始时,交流都十分困难,刘俊霞就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手势与他“对话”,长年累月,逐渐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大伯哥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尽管不会说,但从他整洁的穿戴和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眼神中,分明能够看得出那份大家庭给予他的无比温暖,让他满足、显得格外年轻。

1990年7月出生的巩涛,是刘俊霞引以为豪的儿子,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顺利通过律考,现在是省内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全国各地到处跑,工作忙得团团转,一年顶多能回家两次,刘俊霞既是母亲,又是他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从小耳提面命,长大谆谆教诲。儿子在大学里,交党费时,都是遵从母命,每次多交。耳濡目染,巩涛也从自己这个家庭里,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为他成长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阳刚正气的青年律师,业余时间除了爱好打球、健身,就是不忘每晚与母亲刘俊霞微信聊天,穿越时空,不“打白条”,把孝子的那份浓浓亲情及时“送达”。

结婚30年来,刘俊霞与丈夫相敬如宾,从未因生活琐事红过一次脸,夫妻恩爱赢得村民赞誉,说他们就像是一对鸳鸯,让人艳羡。对村里号召的事情,他们都是积极响应,每年捐款,他们都是尽量多捐一点儿,连年被评为村“五好家庭”。“有个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有她在家里忙活着,我在单位省老心啦!”当过兵,转业后在镇里上班的丈夫巩敬德感激地说。

刘俊霞一家。

新闻推荐

胶州供电:抢修“特种兵” 服务无止境

□高绪红赵新帅张楠5月25日13点25分,正在日常值班的国网胶州市供电公司员工赵新帅接到运检部电话通知,胶州市...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夏日里的架子鼓2019-06-13 09:07
评论:(刘俊霞:红色家庭里的贤媳良母)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