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的“贝类毒素监测预警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获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创新成果类二等奖。“贝类毒素监测预警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创建了贝类毒素检测技术,并形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满足国内贝类食用安全检验要求,同时适用于贝类产品出口欧盟检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主要用于水产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适用于扇贝、贻贝、牡蛎、蛤、蚶、蛏和鲍等贝类中共21种毒素的检测。
一系列技术可检测21种毒素
我国生活着800余种海洋贝类,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占世界贝类养殖总量的70%以上。常见的养殖品种有扇贝、牡蛎、贻贝、蚶等十余种,深受消费者喜爱,也是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然而,国内每年都会发生多起食用贝类中毒事件,成为当前贝类食用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贝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健忘性贝类毒素(ASP)等。贝类毒素毒性大、作用快,其危害具有突发性,给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也一直是我国贝类出口的关键性技术壁垒。贝类毒素的监测预警技术包括毒素的检测技术和养殖过程中毒素爆发预警技术,是保障贝类食用安全和减少养殖企业损失的重要技术支撑。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贝类毒素检测标准不健全,与国际检测技术存在差距,以及缺少监控预警理论和操作应用规范,导致我国在贝类毒素监测预警应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目前,国际上已逐步加强对贝类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并且加大对养殖区贝类毒素的预警。欧盟正在制订并推行贝类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逐步替代小鼠检测法。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兆新告诉记者,我国通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小鼠生物法,检测技术与发达国家需要接轨,否则将掣肘我国贝类出口及贝类养殖产业的发展。“贝类毒素监测预警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建立了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法和小鼠生物法在内的共可检测21种毒素的系列检测技术,可以分别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
监控预警达国际先进水平
李兆新告诉记者,“贝类毒素监测预警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农业部行业标淮、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的资助下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该项目首次制备了贝类毒素特异性高效吸附材料,自主研制了贝类毒素主动吸附装置,可增大吸附材料与海水中贝类毒素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效率,并且可重复使用,节约控制实验成本,实现了贝类毒素吸附装置的标准化。经过不断优化改进设计,贝类毒素吸附装置已升级到第三代产品。“目前我们技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与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际同类方法一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李兆新说,该技术根据养殖区贝类毒素污染水平、海水有毒藻的数量及海水中毒素含量的关系,利用海水与贝类中毒素含量峰值的差异性,可实现提前1—2周对可能发生的贝毒污染做出预警,并形成监控预警操作技术规范。目前已在黄海贝类养殖区进行应用,有助于加强对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监管。
改进传统监测方法
李兆新介绍,传统的贝类毒素预警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贝类监测法,即直接采集养殖区贝类样品进行贝类毒素定性、定量分析,直接确定贝类的食用安全性。但是该法不能对贝类毒素污染进行早期的预报,同时在海上直接采集贝类样品困难较多,采集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贝类样品基质复杂,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高灵敏方法检测前必须进行样品净化处理。第二种是浮游藻类监测法,即通过观察养殖区海水中有毒藻类的数量,间接推断该养殖区中贝类受毒素污染的风险。该方法需要采用专用的浮游藻类采集器采集海水中的有毒藻类,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鉴别。贝类监测法和浮游藻类监测法均存在监测成本高、海上作业难度大,不能连续监测等缺点。
目前,贝类毒素检测技术已被全国的食品安全卫生检测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农产品检测机构、海洋渔业管理机构、相关贝类加工出口企业,以及众多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等广泛应用。李兆新项目组利用监控预警技术在黄海海州湾、胶州湾等监控贝类养殖面积1.35万公顷,减少了该区域贝类产品的毒素污染。同时,项目组连续三年利用贝类毒素监控预警技术对4000余亩海区养殖基地贝类,包括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牡蛎等开展监控预警,指导企业贝类产品采捕生产,保障贝类食用质量安全,为企业减少了产品损失。除此之外,近年来该技术还为山东、江苏、河北等省市的渔业主管部门、科研教学单位等提供了检测技术服务。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伟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肖玲玲通讯员刘在先季妮报道本报4月20日讯近日,胶州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会同刑侦大队经过缜密侦查...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