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刘民军
铺集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将喜事大厅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进去,不但方便了群众,节省了费用,更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目前,该镇已经9个村建成启用了喜事大厅,实现了每个管区至少有一个喜事大厅的阶段性目标。
铺集镇第一个喜事大厅启用是在2017年5月份,建在该镇松园村,这也是全市农村第一家喜事大厅。来自本村的小伙刘中升和来自外地的姑娘庄霞成为喜事大厅的第一对新人。选择在村里喜事大厅结婚,他们当时大约少花了15000元。小刘和小庄能省下钱来的原因就在于村里的新规矩和提供的免费服务。婚庆司仪由村干部兼任,文艺表演、锣鼓器乐由村里庄户剧团提供。小刘家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一桌8个菜的标准提供食材,烹制食材的任务也由村干部负责。新郎刘中升表示,当天的招待标准,如果去酒店的话,一桌估计要1500元,采用新方式,一桌他只花了不到500元。
松园喜事大厅是在新建办公楼时就规划好的,是铺集镇开展红事改革的一次试点。有句话说,白事求“了”,红事求“好”。刚开始的时候,镇上还担心这种节俭办婚礼的新生事物不被村民认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松园喜事大厅自启用以来,平均每年举办的婚庆活动在10场以上,不但该村大多数村民选择使用,邻近村庄也有不少村民借用。
在松园村试点基础上,去年,铺集镇在8个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全部预留了喜事大厅。其中苗家庄、高家庄、沙河、小寺、殷家庄5个村的喜事大厅已经在今年春节前后陆续启用。
沟里路、彭家庄、陈家庄三个村并没有规划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也就没有规划建设新的喜事大厅。然而,看到松园村喜事大厅受欢迎,这三个村主动申请,将原有老办公室进行了改造,建成了喜事大厅,方便村民办喜事,并主动为村民提供服务。三个村庄的喜事大厅全部在2018年启用。
每一处喜事大厅,铺集镇政府都会前往挂牌,完善章程。所有村启用喜事大厅的村,镇上都要求村干部承担司仪等服务,村里的文艺队伍全部免费提供秧歌、锣鼓等演出。村民办喜事,主要就是图个喜庆和面子,按照新办法,某种程度上等于全村人进行庆祝,钱省了,喜庆和面子也一点不少,这也成为村民接受喜事大厅的最主要原因。
近期,铺集镇还将有三个位于社区服务中心的喜事大厅建成启用。下一步,该镇将按照“规范提升、因地制宜”的思路,并且优先在偏远村庄建设启用更多的喜事大厅,让村民都能在本村或者到邻村的喜事大厅办喜事,获得更多的实惠。
新闻推荐
市民朋友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以各种文明方式悼念逝者、寄托哀思。但是,还有部分市民仍然延续传统习俗,上坟...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