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庆在为患者按摩□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李燕
编者按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徐嘉庆身残志坚,苦学技艺,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时代呼唤英雄精神,退役军人经过军营的洗礼、锤炼,铸就了勇往直前、刚毅不屈的精神,本报分上、中、下三期,报道退役军人徐嘉庆的先进英雄事迹,今天请看下篇。
在双目失明,左手活动受限,浑身多处残存弹片的情况下,徐嘉庆克服了生理上的巨大困难,走出了心理上的阴影。年近而立之年独自赴青岛、深圳等地刻苦学习盲文和推拿技术,自学近10门推拿和中医理论,考取了青岛市中医执业资格证和国家首批盲人按摩保健资格证,注册开办了徐嘉庆推拿按摩诊所,26年来,共为7万多名病人解除痛苦,真正实现了自主创业。
盲校学习吃得苦中苦
自立自强的愿望,对身边人的感恩,无数次冲击着徐嘉庆的内心——如何才能给家庭减轻负担?如何才能给妻子和孩子为人夫为人父的坚强依靠?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嘉庆从收音机中听到青岛有个盲人学校,便跟家里人商量,去盲校学习盲文和中医推拿。1990年,徐嘉庆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再次踏进了校门。在盲校里,他是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大个子,是一个有了家庭的大哥,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盲文和中医推拿,他感到自己像一个新兵刚下连队一样茫然。老师讲课时,要求同学们马上做好笔记,可是他即使把手指都扎破了,笔记本也被染红了,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盲文的学习,对于有过正常人学习经历的徐嘉庆来说,需要从脑子里抹去以前学过的东西,再重新填充新的知识。
军人的性格,让他不肯服输,在残酷命运的挑战面前,他没有选择沮丧和沉沦。他强迫自己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晚上同学们都已入睡,他还在独自练习盲文。
期间,夫妻俩每天都要通电话,每次,徐嘉庆总是不等妻子开口就抢先说话:“老师说我没有任何基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但是我说我不怕。”“老师又表扬我了,看样子,再过不久我就能学成了”……每次听到电话那头的喜讯和笑声,江素凤都很高兴。她哪里知道,徐嘉庆打电话总是报喜不报忧。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都装在自己心里,他只是不想让妻子和孩子为他担心。
入学三个月后,妻子带着女儿去学校看他,看到他因为练习快速写字而被扎破化脓的手指,妻子心疼地流着泪说:走,咱们不学了,回家!徐嘉庆摸索着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依然笑着说:“老师说我进步很大,学东西总是比别人快,很快就能学成的,不用担心,比在战场上打仗轻松多了,也容易得多!”妻子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笑容,也感受到了他的变化,也更坚定了支持他继续学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课余时间,徐嘉庆和同学们通过互相推拿,学习掌握中医推拿的手法。利用休息时间,他通过摸读一本本的专业书,练习自己的触感,力求尽快掌握盲文的读写……
拿到青岛市中医执业资格证那天,徐嘉庆非常自豪,他一边用手摸上面突出的字,一边笑。“我没有辜负她们的期望。”
自强不息小诊所创业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三年的盲校生活,改变了徐嘉庆的认识、眼界和格局。让他不再只想为家庭减轻负担,不仅要彰显自己身为丈夫和父亲的伟岸。而是重新燃起了他践行当兵时的誓言,继续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希望。199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回到胶州,开办了自己的按摩保健所。
一开始,是在自己家的小屋里,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算是开始了创业之路。因为还没有什么名气,基本没什么客人,甚至十几天都没有顾客上门。徐嘉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有些动摇了。他和妻子商量,觉得自己还是要去大城市进修一下,让自己的推拿技艺更加出众,那样自然会有人慕名而来。
1997年,简单收拾了一下,徐嘉庆一个人便背着背包踏上了去深圳的列车,妻子留下来照顾年幼的孩子。两年的时间,在深圳残联组织的伤科推拿按摩培训班的学习,让他的推拿手法和技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到胶州后,慢慢的,经过口口相传,徐嘉庆盲人按摩保健所的名声越来越响,来找他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条件的好转,2005年,徐嘉庆从比华丽二期买了一套新房,一楼下面的门头房用作按摩诊所,一楼正好做他们的新家,在建筑过程中,他们请建筑商给诊所留了个后门,这样一来,徐嘉庆打开后门就可以直接回家,不用转道小区大门。
靠着学到的过硬的推拿按摩技术,再加对上军人的信赖,光顾徐嘉庆推拿按摩诊所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要服务十几个顾客,按摩布经常是一个星期就被磨破一条,衣服的肘部也经常是一两个月就会被磨破了。今年正月初一不到六点就有人发短信问他:“我马上就到了,你开不开门?”他毫不犹豫地回复:“开,来吧。”粗略估算一下,26年来,他大概为七万多人次服务过。因为太过劳累,经常会晚上吃饭的时候,手都拿不住碗筷,关节也会红肿。可这些辛劳,反而让徐嘉庆觉得踏实。
有人跟他说:你是国家的功臣,靠吃政府的救济就能过活了,何必这么拼啊?他总会笑着说:“政府的救济只是基本保障,还是依靠劳动自食其力,生命才有意义。”
徐嘉庆的成功同样是一个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进而厚积薄发的过程,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从未间断过学习。在他保健所的按摩床下,随时都放着厚厚的一大本盲文书籍,没有顾客的时候,他经常自己拿出来充充电。先后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经络学》、《针灸学》、《伤科按摩学》、《内科按摩学》、《妇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按摩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十几门课程,在四十五岁的时候,还参加了首届中医按摩医师考试,顺利考取了行医资格证。妻子经常开他的玩笑说:老徐,你这个学问准备做到什么时候啊?
融入社会为人民服务
“脱下军装还是兵。”徐嘉庆永远都不会忘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利用自己担任胶州市盲人协会会长的身份,教授十几个盲人学习盲文,还帮助他们去青岛博爱盲人学校进修。
家住胶西镇苑戈庄的苑永梅因生病致盲,2007年,得知徐嘉庆的技术好,通过打听来到他家,希望徐嘉庆能够教她学学推拿按摩。最初徐嘉庆没有答应,不是因为不想教,而是她因为眼睛看不到,师傅的示范只能手把手地进行,碍于她是女性,教起来不太方便。后来,在妻子的鼓励下,徐嘉庆免费教了他的第一个徒弟。他的教授主要通过师傅在徒弟身上按摩,然后徒弟根据自己的感觉在师傅身上实习,这样反复地练习,再针对不对的地方进行不断地改正。如今,苑永梅也开办了自己的盲人按摩诊所,而且手艺还不错。徐嘉庆说,有一次,自己工作过于劳累加上身上有弹片没有取出来,导致腰肩酸痛还去找她按摩过。
苑永梅之后,徐嘉庆还有一个徒弟,姓魏,家住李哥庄镇,她第一次来的时候才十五六岁。根据自己的经历,徐嘉庆建议她去盲校学习盲文,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想学按摩的话,假期里他可以免费教她。于是,在学校学了3年以后,小魏又利用暑假和寒假来徐嘉庆的按摩保健所学习。
徐嘉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还先后学会了盲人读屏软件和抖音、微信、滴滴打车等新应用软件,实现了正常社交,在残疾人群体中树立了热爱学习好榜样。
和他接触过的人,总喜欢有事没事去他的按摩所坐一坐,和他聊一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车到山前必有路。”徐嘉庆总是这样鼓励别人。市民韩先生是徐嘉庆的老主顾了,20多年来,他一直在徐嘉庆的诊所保健,他说:“老徐真是个好人,他就像一个自带光环的人,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通过和他的交流,就会让你充满正能量。”这应该就是心向阳光的人所特有的气场,会让靠近他的人,被他心里的阳光照亮。"
虽然自己能力有限,徐嘉庆还是尽其所能,通过各种途径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为社会其他的弱势群体服务。无论是地方政府组织的活动,还是社会团体组织的奉献爱心,人们总会看到他的身影。
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用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正是这些人生的大智慧,让看似平凡的退役军人徐嘉庆,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江海峰转眼进入3月底,回顾即将收尾的2019年一季度楼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的变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