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为民路上的不灭光焰

来源:金胶州 2019-03-14 07:55   https://www.yybnet.net/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刘德刚

55岁的杨照清倒在了乡村振兴第一线。当我们带着无限敬意和沉痛心情追缅他,当我们通过干部和乡亲的叙说再现他,那个“笑声爽朗,没有一点官架子”的“第一书记”音容宛在,似乎还未走远。

55岁,是一个从生命长度考量,太过短暂;从职业生涯考量,已入黄昏的年龄。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想很多人会这样向杨照清发问:“老杨,快退休了,还这么拼,图个啥?”——这是世俗的功利的、却又合乎常情常理的发问。

以大龄多病之身主动请缨、勇挑重担、挺身犯难,多多少少让人不解,且在常人看来有些不合情、不合理。但正是这种看似不合情、不合理中,透露着他的担当、他的情怀、他的不凡。面对这种担当、情怀和不凡,党员干部,尤其是手中握有权力的干部,可以这样追问一次自己的灵魂:“选择从政,所为何来?去往何处?终为何求?”

人之死有泰山、鸿毛之分,杨照清属于前者。

他的精神有关部门林林总总进行了罗列,已经十分全面。概而言之,党员干部学习杨照清,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就应学习其“德”。有了“德”,才有责任、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

“德”有大小之分,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是“小德”,利他人、利大众,是“大德”。一些人张口闭口道德素质,临事先考量自己是否得利,则“小德”“大德”俱丧;像杨照清一样全身心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去,秉公利众,则“小德”“大德”两彰。

学习杨照清就要像他一样,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私利有无,立足自身岗位,能改变一个村庄就改变一个村庄,能整修一条沟渠整修一条沟渠,能推进一个项目就推进一个项目,能解决一个难题就解决一个难题……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这样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样才是党员干部的应有作为。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杨照清去世后,“200多名干部群众自发为他送行”“一些群众说起他时哭出了声”,再一次证明谁为老百姓真心付出,老百姓就会为谁在心中树起一座丰碑。

当前,我们正在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前进道路上,尤其是乡村振兴道路上还有很多“山头”和“碉堡”,需要去抢占、攻克。像杨照清一样厚立从政之德,多积尺寸之功,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干,用心用情用力,人生就过得充实,工作就充满成就感。

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杨照清发出小小的光,烛照乡闾、辉映时代,是我们为民服务道路上闪动的不灭精神光焰。

新闻推荐

济青高速高新区站银川方向出入口封闭

晚报讯(记者孔晓文通讯员万向磊张伟宋佳威)近日记者从G20青银高速淄博信息分中心了解到,自2019年3月15日至201...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民路上的不灭光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