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义深
过了冬,立春一到,春风吹开冰封水面的情景叫开凌,此时的海鲜被称作开凌海货,也最为鲜美,这是因为海鲜在洞穴里蛰居一个冬天,不吃不喝,不游不动,只消化吸收秋季存留的食物,肉质肥厚,肚里干净,没有其他杂质,所以体肥味美肉鲜味正。吃一口肉,回味无穷,喝一口汤,鲜醉味蕾。在胶州湾北岸靠近海边的城阳区河套、上马和红岛三个街道,最出名的开凌海鲜是梭鱼、八带、泥螺和蚝艮。
立春季节一到,料峭的春风会变得冻人不冻地,随着海滩上结的冰慢慢融化,海边上那些靠下小海、捕小海鲜的渔民们也开始忙活拾掇下海的工具,编补盛海鲜的篓——一种用竹子编制的筐;修补用来运输捕捞工具和渔获的推子——一种长一米半左右、宽半米左右的船状物;绑制捕捞鱼虾的捞篱。一旦有暖阳小南风的天,便会按潮流出海。
捕捞开凌海鲜是件苦累巧的活,一般人干不了。苦,是指春寒料峭,冰刚融化,海水冰凉刺骨,在以前没有皮衣皮裤御寒的年代,只能裸着下身,从岸上走没过膝盖的海泥近千米,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双手,从半米深的洞穴里往外掏海货,其寒冷程度可想而知,这些下海人,腰里都挂着盛着白酒的葫芦,不时喝一口驱驱寒。累,是指这是一个纯体力活,不用说别的,就是一开始蹚过那一片没过膝盖的海泥,就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况且,到了目的地,还要不停地走动,四处寻觅海鲜蜗居的洞穴,找到洞穴,还得手足并用,脚踩手掏,一阵下来,大都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巧,是说捕捉海鲜是个技术活,同样在一个区域东找西寻,有经验的人能根据水的清混程度判断是否有鱼,也会根据水流的去向,找到鱼的藏身处,明白洞穴里藏着何种海鲜,因而就会轻而易举地从洞中取鱼,而初次出海的人,盲目寻找,事倍功半,干出力不见货,结果是收获相差悬殊,有的人篓满兜满,有的人捕的货物,盖不住篓底。老家有个下小海高手,只要他走过的地方,两边五十米内再难见八带和大的鱼及贝类。
开凌海鲜怎么做怎么好吃,就是用清水煮也是味道鲜美,百吃不厌。靠海边的人,还根据不同海鲜的特质,总结了许多传统的特殊做法,口感更好。梭鱼,红烧或者水煎,口味各异,鲜嫩不变;泥螺,加上点花椒颗粒放锅里煮熟,味道清鲜;八带,煮熟后切成小段,用大葱拌着吃,也有吃整个的,叫做撸大蛸;蚝艮,清水煮熟后,与用开水焯过的韭菜拌着吃,味道更正。
一方水土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海鲜,一个季节育出每种海鲜的特殊味道。胶州湾的海鲜本来就鲜美,开凌海鲜更是具有一吃难忘的特殊鲜味。常言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同样,开凌小海鲜,也必须在初春的时令吃,过了开凌期,其味道就会大打折扣。同样是梭鱼,开凌梭肥美味鲜,民间有“吃了开凌梭,吃么么不鲜”的说法,而到了阴历六月,梭鱼产卵体瘦刺多,民间也有了“六月梭,臭满了锅”一说。所以,想大饱口福满足味蕾的吃货们,赶快趁春季美好的时光,去品尝开凌海鲜吧。
新闻推荐
“巾帼追梦人 花开新时代”纪念国际妇女节109周年暨“寻找五美”颁奖典礼举行 胶州“最美女性”都在这儿
颁奖典礼现场。半岛记者孙祥辉通讯员王倩3月7日上午“巾帼追梦人花开新时代”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9周年暨...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