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子底乡村故事会□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王珊
2月28日,在全国2018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评选中,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消息传来,大家满怀喜悦,奔走相告。
“去年,我在十多个片区进行演出,‘文化串门’这个百姓大舞台,既展示了自我,也让我结交了不少朋友。”阜安街道向阳管区邻里艺术团徐淑珍说。
“今年过年,我们村里可热闹,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三,每天都有演出,没有断场。”李哥庄镇李哥庄村村民于大爷说。
“去年,我们一共进行了80多场演出,涵盖三里河街道各个村居,将文化演出和宣讲有机结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真正把理论和文化送到每一个市民身边。”三里河街道负责人说。
从观众到演员再到镇办,胶州市创新实施的“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了节目群众编、节目群众演、节目群众看。
“胶州市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串门式’村村巡演,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市平均每个村每年可以观看到5场不同的演出。”市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去年7月,胶州市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中,将“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项目整合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开展“文化串门”演出190余场,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老百姓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拉近了村庄之间的情感距离。
群众需求为导向,百姓舞台接“地气儿”。准确对接群众“登台表演、展示自我”的文化需求,以全市12个镇办107个管区为单位,在村庄之间、管区之间、城乡之间,开展巡回演出。“我们每个人志愿服务者都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京剧、吕剧、茂腔、胶州秧歌、手杖操……一场表演下来,十多个节目不成问题。”三里河街道刘家村志愿服务演出负责人付国俊说,“表演一场接一场,观众爱看,演员演得也起劲,在十五里夼、法家大村、挪庄等村庄表演后,村民直呼没看够,村委书记还特地来找我,希望能找时间加场,为村民们再表演一次。”
志愿服务引领,才艺培养聚“人气儿”。发挥支援的主体力量,以村庄内有文化基础、有文艺才能的村民和文艺爱好者为主体,成立“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队。市文明演艺志愿服务队330名志愿者对全市67个演出志愿服务队开展免费培训,举办歌曲、舞蹈、曲艺、戏剧、主持等专项培训班120余次,为全市演出志愿服务队量身打造了600多个精品节目,有效提高质量。3月1日,李哥庄文化站组织20余名演出志愿者进行培训,争取在短时间内组建出一支水平过硬的合唱团,进行“文艺串门”演出。
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保障有“底气儿”。胶州市设立专项资金,为“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健全表彰激励机制,每年对项目中涌现出的文艺骨干志愿者授予“优秀文化带头人”荣誉称号,激励志愿者积极开展“文化串门”演出志愿服务项目。
新闻推荐
今年胶州市10件民生实事确定 总投资20.54亿元 涉及环境、教育、医疗、扶贫等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蒋伟笔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在广泛征集筛选的基础上,近日,2019年市委、...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