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孙雯
在十一中,有这样一位52岁的女教师,初中工作十二年,后因工作调动,到小学工作十二年,后又到初中教学,她的初中任教生涯,一直坚持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尺讲台,三十春秋,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一颗永远热爱教育的心。
2012年,郭绪娥老师从昌新小学来到十一中,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一中位于滕州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外来务工子女多,部分学生经济困难而且中午家里没人照顾,因此,大部分学生中午在学校就餐。吃完饭到下午上课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作为班主任的郭绪娥,担心学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嬉笑打闹出现问题,就拿了躺椅到班里陪伴孩子休息。起初郭绪娥只想起到监督和陪伴的作用,日子久了,更多“附加效应”接踵而至。“我把这种陪伴当成一件苦中有乐的事来做,从而感染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学生的情商得到了提高,还便于我指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度过青春期,更使家校沟通中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郭绪娥说,这一陪就是近七年。
午休时教室里静得连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前几天有两个孩子上厕所回来晚了,看到教室里老师同学都睡了,怕开门声惊了大家,就在教室外面等到铃响,家长知道后很惊奇孩子突然长大了,而且还能替别人着想。刚接手班级时和家长之间的生疏一下子就没有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有位家长这样给郭绪娥发微信:“郭老师,我现在是你的忠实粉丝,从现在起,我晚上不看电视,开始读书记笔记,我要跟您一样,跟孩子共同成长”。看到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得到家长的支持,郭绪娥倍感欣慰,她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教师不是神,但能够做到对学生和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用真心一定会换来学生和家长的爱心。”
上学年郭绪娥带初一,孩子刚入校时还对班主任有距离感,几个星期下来,便无话不谈了。寒假回来见面就抱着郭绪娥,有的还说着“我的大娘,想死你了。”孩子们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为人师者,由衷感到幸福和满足。今年“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提前给52岁的郭绪娥准备了“节日礼物”——把对老师的爱写了满满一黑板,并附上全班同学的签名,像明星走红毯般热闹。提及这段经历,郭绪娥的惊喜历历在目,“这是我过得最幸福的节日,孩子们说‘他们永远是我的淘气鬼,我永远是他们的孩子王\’,还亲切地称呼我‘郭小顽童\’。他们借了老师的手机拍照录视频,说要二十年后拿出来看的,那一刻,我感动地热泪盈眶。”视频传到了班级群里,家长们感慨万千,杨佳怡的爸爸还即兴赋诗一首:
六一到六一到
七一班教室里真热闹
男生呼女生笑
原来他们在给班主任起绰号
“郭小顽童”这名起的妙
更是孩子们爱您的写照
孩子们用以抒发爱您的黑板
是您传播知识的海洋
孩子们在这片海洋里翱翔
他们汲取着您传播的知识
感受着比父母还无私的爱
一支支粉笔在您手里飞舞
变幻成了黑板上各种字符
成了孩子们脑中的知识
您早出晚归从不言累
您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您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
让通往知识海洋的路
不再漫长
您谆谆教诲的话语啊
让多少顽皮的孩子变得可爱
您教育孩子的同时
也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您的指点与要求
在我的耳边不断的回响
那些育人的道理啊
早已飘进了我们的胸膛
尊敬的“郭小顽童”
在这本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
我要为您祝福为您歌唱
愿您身体永远健康
心情永远舒畅
您辛苦了郭老师
祝您“节日快乐”
提及郭绪娥,同事张宗星老师这样评价道:“作为一名早已评上高级教师职称的老教师,她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为年轻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作为一名班主任,她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她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她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她用真诚、宽容和无私的爱心感化着学生,成为了学生和家长心中可亲可敬的‘大娘\’。”
新闻推荐
胶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召开 对市政府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询问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爱珍本报讯9月2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在胶州宾馆召开。市人大...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