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三里河街道崔家夼村朱恩慧——侍奉智障大伯哥成美谈

来源:金胶州 2018-09-28 07:44   https://www.yybnet.net/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聂涌铭罗琦

不言不语,她以辛劳抚慰家庭;不离不弃,她以坚韧支撑亲情。爱的伟大不在于同甘,而在于共苦。三里河街道崔家夼村朱恩慧,十余年如一日,用无微不至的照料给智障的兄长以温暖,在街坊四邻们传为美谈,她用朴实而又真切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份难得的大爱与坚持,成为令群众肃然起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好媳妇”。

一人挑起全家重担

2003年,东北媳妇朱恩慧跟随丈夫傅德欣嫁到了崔家夼村。走进她的家中,一张挂在墙壁正中的结婚照格外显眼,照片中夫妻俩灿烂的笑容中,透露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然而现实生活的琐碎和经济收入的微薄,时常压得夫妻两人透不过气来,不过,好在朱恩慧是个乐观的人,最难的日子她也陪着丈夫一起挺过来了。

谈起这些年独自一人照顾智障哥哥和这个家的艰辛,朱恩慧的笑容虽略显疲惫却透着淳朴和善良。婚前她就知道,丈夫傅德欣有个智力有障碍的哥哥傅忠友,病是先天性的,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智商水平相当于一岁半的幼儿,生活无法自理。作为唯一留在父母身边的小儿子,丈夫自然成了扛起这个家生活的“顶梁柱”。面对这样的家境,朱恩慧依然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与傅德欣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女儿。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婚后一直与公婆、哥哥住在一起的她,不仅要照顾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还要打理公婆的日常生活,时刻照顾丈夫那个不能离人的智障哥哥。十余年来,这个勤劳淳朴的农家妇女用自己的瘦弱肩膀,挑起了照顾整个家的重担。

倾力完成公婆遗愿

前些年,公婆身体还好的时候,照顾哥哥的事多半是公婆负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照顾起来也比较方便。自己也能腾出些时间精力,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可天总有不测风云,随着公婆的相继离世,照顾哥哥的责任自然就落在了夫妻俩身上。

回想起照顾公婆的那段日子,朱恩慧的眼眶红了。那段公婆卧床的日子里,一家老小总共七口人的生活,全靠她自己,为了照顾好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她不得不辞去了工作。两位老人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患有智障的儿子,为了完成公婆的遗愿,朱恩慧毅然从他们手中接起了照顾智障哥哥的“接力棒”。傅忠友的吃喝拉撒都不是十分方便,病得厉害的时候甚至无法下床,即使这样,朱恩慧也从没想过放弃,她不嫌脏不嫌麻烦,像照顾自己的亲哥哥和孩子一样,一日三餐顿顿不落、衣食住行处处留心,就这样一直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着。

直面生活心怀感恩

寒来暑往,为了照顾智障的哥哥,朱恩慧几乎没出过远门。丈夫傅德欣在外打工,朱恩慧省吃俭用地操持家里生活,但说到自己的大女儿,朱恩慧的脸上挂着藏不住的自豪和欣慰,今年14岁的大女儿一直很听话懂事,已经上初二了的她,成绩在班里甚至整个级部都一直名列前茅。看到女儿这么争气,朱恩慧很欣慰,她说,即使再难,生活也有盼头、有希望。

朱恩慧对哥哥无微不至地照顾,感动着丈夫,也感动着左邻右舍。村里得知情况后帮他们入了低保,为他们减去一部分经济压力。逢年过节,村干部们也经常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近期,三里河街道在走访辖区贫困户时,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带着慰问品前来探望,并鼓励她树立信心、积极生活。组织上的关心和邻里乡村的照顾,给了他们一家希望,虽然生活艰辛,但朱恩慧相信,只要不放弃,总会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新闻推荐

胶州市第二届“孔子文化”主题花灯展开幕

四书五经长廊。半岛记者刘静报道本报讯为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儒家文化思想,同时配合第五届中...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里河街道崔家夼村朱恩慧——侍奉智障大伯哥成美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