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最早诞生于当地胶东街道东小屯村,据胶州秧歌传人杨茂坤介绍:“东小屯村马、赵两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成书于1752年的《胶州志》乾隆版也有专门的记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这里所说的“杂剧”,就是指胶州秧歌剧。
史料记载,早在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收生坐科,教习秧歌,称为“安锅”。这是胶州秧歌走向规范化的最早记述。同年,胶州马店中村人纪鸣珂、殷洪琴口头创作了小戏剧本《裂裹脚》,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秧歌剧本。此后,人们把胶州秧歌舞蹈部分称作“小调秧歌”,把戏剧部分称作“小戏秧歌”。因演出多在地头、空场等,胶州秧歌也被称为“地秧歌”“跑秧歌”。
杨茂坤说,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为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相结合,基本角色行当为鼓子二人、棒槌二人、翠花二人、扇女二人、小嫚二人,共四男六女,另外还有个插科打诨的“膏药客”。到清朝早中期,秧歌中的角色行当就正式确立了,并逐渐形成了唱腔、角色的完整性。
秧歌表演时,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的扮演者通常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意组合,即兴发挥各自的技艺绝活,其中尤以女角婀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最具特色。舞蹈理论界总结认为,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秧歌,被称为中国民族舞的“活化石”。
“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早在秧歌兴盛的上世纪20年代,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看个秧歌就是普通百姓莫大的视听享受了。从地理和表演形式上来划分,胶州秧歌与商河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2006年,胶州秧歌还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的繁荣,胶州秧歌旧貌换新颜,属于它的舞台越唱越大,粉丝也越来越多。胶州秧歌已经成功走出国门,登上了韩国、意大利、法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舞台,成为胶州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牟成梓赵健鹏 通讯员 李颖慧 刘伟
新闻推荐
幕后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