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胶莱镇是胶州市千年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报自今日起开辟《胶莱文化揽胜》专栏,以领略胶莱文化风情、品鉴历史文化韵味,使胶莱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胶莱镇马店村,有位年过七旬的鼓乐老艺人,名叫尹福贵。他从十几岁开始学乐器,如今己经“吹拉弹唱”了近60年,见证了父辈们从事鼓乐这一行业的艰辛,经历了鼓乐行业从“盛行”到“衰落”的全过程。
回忆半个多世纪之前学吹唢呐的场景,尹福贵老人感慨良多,历历往事如在眼前。老人说:“一开始先是练了大半年的吹泡泡,不知道吹泡泡是掌握换气的技巧。起初前辈们并不让我摸唢呐,而是用一玻璃水杯和一根吸管让我往水里‘吹泡泡\’,并要求泡泡不能间断。起初不知做何用,后来才明白,长辈是用这种方式让我学习换气技巧。因为唢呐的音比较长,如果一口气吹不下来,中途要换气的话,那么长音就会断断续续。”所谓的“吹泡泡”就是要练习持续不断地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出气,这样气体经过口鼻循环往复,才能永不间断。通过这项枯燥却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练习,让我明白了学习乐器没有捷径可走的道理,只能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才能让吹奏唢呐的技术日臻精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胶州民间礼乐吹奏非常盛行。尹福贵老人的前辈尹光金、尹光银、尹光财、尹光宝“金银财宝”四兄弟,就是胶州北乡非常有名的民间鼓乐演奏者,他们的鼓乐班被人们称为“尹家班”。
尹家班四兄弟吹奏技艺可谓祖传,他们年幼时随父辈学习吹奏,后经长辈指点,再经多年勤学苦练,长大后又随班演奏,日渐成名。民间鼓乐演奏时,多以六个人为一组,最低不少于四个人,俗称“一棚子吹手”,即鼓乐班子。尹家四兄弟每人都身怀多种演奏绝技,人人都能独立吹奏几种乐器。兄弟四人由德高望重的大哥尹光金为领班(班主),每当有红白事请鼓乐班子时,只要跟班主约定即可。由于他们的吹奏基本功扎实,演奏水平高超,技法娴熟,曲调委婉,所以尹家鼓乐班名声远播高密、昌邑、平度、掖县等地。
尹家四兄弟在乐器的吹奏上,各有专长,大哥尹光金擅长大锁呐、长号,他用鼻孔吹奏的功夫令人叹服。二哥尹光银专攻小唢呐、京胡、二胡,通晓多种乐器的演奏。他曾为著名茂腔表演艺术家宿艳芹姊妹俩作过伴奏,在马店集唱过板凳戏。胶州金光剧团成立后,聘他为乐师,且是剧团乐队的主弦之一。三弟尹光财擅长吹奏芦笙和打击乐锣、鼓、钹、擦等。小弟尹光宝,时人称为尹四,他擅吹管子、唢呐。他的管子能随着主旋律变化,演奏出多种和弦变奏曲调。管子演奏是很难掌握的一种演奏技艺(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千日管子,百日笙”),其音准、韵味都不好控制,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当地人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遴选后,到过省城演奏,其演奏的管子曲调还被记谱留存。由于四兄弟的吹奏技艺精湛绝伦,在演奏中又能配合默契,吹奏的曲调跌宕起伏,或高亢,或委婉,或哀怨,一曲终了总是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待续)
新闻推荐
郭衍恒青岛康明眼科医院院长王建华——白衣丹心复明使者王建华,青岛康明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医生...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