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标准的“美丽” ——探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标杆纪家庄村

来源:金胶州 2018-07-20 08:51   https://www.yybnet.net/

刘 伟

“街面亮堂,空气也好,儿女孝顺,老人们肯定能多活几年。”站在李哥庄镇纪家庄村清清爽爽的胡同口,74岁的王京连告诉记者,近几年村庄治理了环境,对垃圾统一处理,成立了专门的管护队,建设了文体小广场,坚持开展的德孝教育,使村民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村子被评为市级文明示范村,全村人脸上都有光。”

2011年山东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以来,我市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形成了全面推进、特色突出、系统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局面,一副绚丽多彩“家乡美”的画卷逐渐呈现在市民眼前。

去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哈尔滨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市作为全国4个县级市代表之一,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今年,我市作为青岛市唯一代表,受邀参加了在淄博召开的交流会。

美丽乡村有“标准”

在纪家庄村笔者看到,大街小巷干干净净,道路两旁樱花、百日红等苗木随风摇曳,家家户户门前整齐划一地安装了栅栏,形成了“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景观。

“俺村现在看上去这么‘靓\’,先后被评为省宜居村庄、省文明村镇,这在‘美丽胶州\’建设之前可是不敢想的。”纪家庄村支部书记王兴迁坦言,前几年也经常搞环境整治,但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回到老样子,每逢上级检查,就要忙着突击整改。“以前,看着辛辛苦苦打造的‘模范村\’没过多久又变回‘脏乱差\’,那真是心疼啊。”

如今的纪家庄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拆掉土茅房,建起了新厕所,用上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村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庄治理的越来越好,村庄干净,村风正气,叫不少外村人都眼馋。”村民王元波自豪地说。

笔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村庄“脏乱差”现象曾出现过较大反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固定的创建标准,各村都是各自为战、盲目创建,村民心中的标准更是千差万别;另一方面,不注重村风民俗、道德建设等软性指标,导致村民素质跟不上,已整治完成的环境卫生和建好的基础设施被村民人为破坏。

2014年,我市结合村庄实际,设定了四类创建标准。卫生洁净村是最基本要求,设置垃圾日产日清、配齐保洁员队伍等6项指标;达标村按照县级文明村标准,设置16项指标,重点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水平;示范村突出提档升级,设置33项具体指标,重点在村庄污水处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内容上提升档次;特色村则突出乡村记忆特色,设置19项指标,重点突出村庄的生态保护、乡土味道和文化传承,体现村庄特色、历史文化。

“创建标准的设定,使村庄建设的标准化体系清晰地呈现在村民眼前,激发了村庄创建的积极性,各村庄只需要向‘标准\’看齐,对号入座、积极争取。”市文明办主任赵法文表示。

建管结合才“常美”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锦秀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应以管理为‘主线\’,坚持建管结合、久久为功,让已建成的村庄才会保持常态美。”

2015年开始,胶州市召开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加快“美丽胶州”建设总结推进会,对验收认定的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进行集中表彰,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108个示范村和特色村奖励2160万元。

“创建过程中突出考核导向化,加大激励、狠抓落实,每新建成1个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和示范村,我们就以奖代补形式奖励村庄20万元。”赵法文介绍说,对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硬化建设任务的村庄,市、镇两级财政按照6:4的比例拨付硬化实际投入资金。

在考核上,我市将乡村文明行动上升到与全市重点项目同样的高度,按照示范村或特色村建成时间的先后,分别给予不同分值的奖励,以鼓励村庄加快建设进度。在此过程中,市专项考核验收组会进行现场化验收,按照标准对单查看,确保达标效果。同时,对连线成片建成达标村、示范村的镇办,每建成1个片区,在考核中给予镇办额外的奖励分值,上不封顶。目前,全市已建成连线成片片区13个,初步构建起点、线、面环环相扣的格局。

已经通过认证的乡村文明达标村、示范村、特色村等,我市对其实行动态认证管理。“市里采取第三方方式,成立联合暗访组,定期进行抽查暗访,两次暗访不合格的,将被取消资格。”王兴迁介绍,有个别村庄在去年的第一次暗访中,因道路两侧存有垃圾导致考核不合格,被挂牌警告,后来下大气力进行了整改,最终保住了示范村的荣誉。

此外,我市还设立216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根据动态管理考核情况,对考核合格的108个示范村和特色村分别给予2万元奖励,用于村庄移风易俗和文明家庭创建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通过动态监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动了乡村文明行动常抓不懈、纵深发展,彻底杜绝了环境综合整治‘一阵风\’问题。”赵法文说。

“面子”“里子”都要美

“前段时间,村里再次修改了《村规民约》。”王兴迁拿着本村的“治村宝典”说,经过村两委讨论,决定在洁净庭院、五好文明家庭、德孝家庭等评选活动中,增加乡村文明的评选内容;建立村庄综合管护队,健全管护制度,加强村庄环境和设施管护。目的是通过提高村民素质,约束村民行为,推动美丽乡村和乡村文明。

“乡村文明建设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宋振祥认为,环境美有利于文明乡风的养成,乡风文明也能反哺推动环境美的持续。因此,乡村文明建设要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在环境美的基础上倡树文明乡风,使村民养成‘自觉参与\’文明建设的习惯。“胶州的实践表明,《村规民约》是约束农民不文明行为、树立文明乡风的一个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市的乡村文明行动年年有主题、年年有重点。2011年,抓“五种新风”推树;2012年,启动“尚德胶州”建设,着力提升乡村道德水平;2013年,抓示范带动,打造了三里河街道和胶北街道两个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和包含23个省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的南北两大示范片区;2014年,抓分类创建,提前一年在全省完成“70%以上的村庄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庄”的目标任务;2015年,抓动态管理和文明创建,将重点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提升,推动了农村移风易俗。近年来,逐渐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和移风易俗,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常态。

围绕倡树文明乡风,胶州在各村建立起“一约四会”机制,引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赌禁毒会。

针对不文明现象,纪家庄村的《村规民约》在完善村级社会事务管理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规范村民行为、履行村级义务、保护村级设施、维护村社环境和评选洁净庭院、德孝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内容,引导村民增强“自觉管理”乡村文明的主动性。

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村庄全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组织,并开展“洁净庭院”和“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以好家风带出好乡风、培育好民风。

新闻推荐

民政部政策法规司领导来胶调研

7月18日,民政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百灵在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同林和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邢福栋陪同下,来我市调研殡葬工作。...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标准的“美丽” ——探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标杆纪家庄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