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团岛灯塔与前任塔长王炳交(小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高芳谷朝明
青岛老人们都知道一个传说:在胶州湾海底藏着一头大海牛,它会在大雾天不断发出“哞哞哞”的叫声,为船只指引方向。现在,这只“海牛”变成了团岛灯塔的“雾笛”。团岛灯塔始建于1900年,担负着为船舶进出港口引航的重任,是国家级保护建筑,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历代守塔人的辛劳与付出,不仅走出了一位全国劳模老塔长,还在2013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42年在家过了一次春节
据团岛灯塔的塔长蔡建介绍,团岛灯塔全年运行,目前有正式员工4人,负责灯塔的日常维护工作。在灯塔上值班是24小时不能睡觉的,整个灯塔上没有一张可以供休息的床。
前任塔长王炳交是值守灯塔时间最长的守塔人,值守灯塔42年来,只回家过了一次春节。“我在这个灯塔上心里就会比较踏实”,王炳交后来就把家安在了灯塔旁边,还在屋顶开了个天窗,“这样我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灯塔的信号灯。”
“为看灯塔不回家,身在灯塔思双亲。……你问怎么不回家,一切为了海上船。”在每个不能回家的除夕夜里,只有海浪声陪伴着孤寂的灯塔和守塔人,王炳交就是在这样的夜晚,写下了这首诗,寄托自己的思念。
塔灯一天要擦好几遍
据蔡建介绍,灯塔的塔灯是鼓形棱镜水晶,有红白绿三色。每个灯塔有不同的灯质,就像是灯塔特有的“塔语”。亮4秒熄灭1秒,代表的是团岛灯塔。记者登上螺旋式的楼梯,通过半米宽的通道口到达灯塔顶端,狭窄的通道口几次撞到脑袋。今年已是61岁的王炳交却已噌噌几下爬上楼,站在灯塔顶对记者笑着说:“我一天上来好几遍,闭着眼睛也能爬上来。”
灯塔的塔灯被几位守塔人擦得一尘不染,熠熠发光,根本不像是历经沧桑。一见到塔灯,王炳交又忍不住擦拭起来,“一天要擦好几遍,他们经常跟我开玩笑说,灯都让我擦破了。”
守塔人张骏回忆说,“刚来到这座塔上班的时候我才17岁,如今已是30多个年头了。以前灯塔的维护包括每年一次的刷油漆都是我们自己来做。腰上缠着绳子吊在30米高的灯塔外面,油漆落得满身都是,刷白油漆时鞋子就是白色的,刷红油漆时鞋子就是红色的。”
遭遇台风,几天没水没粮
“前几天看报纸上说,青岛港2017年的吞吐量是5亿多吨,给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里面也离不开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航标工。很多国外的船只都觉得咱青岛的港口服务好、灯塔引航好,都愿意停在青岛。”在老塔长王炳交看来,守护灯塔是非常神圣的职责。
王炳交说,1989年他经历过一次台风,那时候通往灯塔只有一座小桥与外面连接,送供给的七吨大货车来了七辆,车斗子都被掀翻到海里,送水送粮食的车统统被海浪挡在外面。“供给车队给我打电话说:‘车过不来了,再去就要被卷进海里了,你们坚持一下吧。’最后没有淡水喝,没有粮食吃,我们几个人在灯塔上挨了好几天。”
“抢回来”一个灯塔博物馆
在团岛灯塔的院内,还有一间博物馆,里面有一百多件藏品,老塔长王炳交说:“这都是我抢回来的。几次灯塔的设备更新,都要把原来的设备从仓库里扔掉,每次都被我从装货的车上抢回来,一件件保藏好,从煤油灯,到电气灯,锈迹斑斑的一百多件藏品展现了航标的百年发展历程。”
“这是从小青岛灯塔上抢回来的红色滤光罩。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风雨雨。”王炳交抚摸着一个红色的罩子介绍道,“这都是我们分外的活,但是我们担负着社会责任,给学校、部队、来参观的游人展示航标的发展历程。每个旧物我都觉得特别珍惜,因为它们伴随了我们几十年啊,人生有几个几十年。”
每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里,这里的守塔人也是义务讲解员。“马路上有红绿灯,这里就是‘海上的红绿灯\’。”王炳交说,在胶州湾的“门口”,自己亲眼目睹了青岛的变化:每天站在这座灯塔上,对面的西海岸新区过去一盏灯都没有,如今灯光如繁星。王炳交写下了一首《青岛赞》:山青青水蓝蓝,红瓦绿树焕新颜,新的青岛谱新篇!
新闻推荐
53岁渔民出海直播成“网红” 日售海鲜四五万元,女儿网店销量也跟着噌噌涨
◥老马正在海上直播做海鲜。(资料片)胶州老渔民马希庆从16岁开始出海、跑海,大半辈子都在渔船和码头上度过,岁月蹉跎中老马没想到,在53岁的年纪,人生还能发生巨变。从去年开始,老马在女儿的鼓动...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