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备上写着吉祥话的大红烛,从除夕到十五,每晚都吃“烛光晚宴”。胶州市胶东街道丰隆屯村是个“蜡烛村”,传统制蜡手艺传承了150多年。制蜡艺人刘启友经过20道工序做出“不淌油”大红蜡,备受十里八乡村民的喜爱。
“俺家的制蜡手艺已传了五代,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刘启友说,制作红蜡的第一步是选苇子作灯芯,将芦苇扒叶后切成小段,如果苇子不直,用着不吉利,还得用火捋直绑钩,然后在苇子上均匀缠上薄薄一层棉絮,用擀面杖压平。接着熬制牛油,根据蜡烛的大小进行 “蘸蜡”。“近20道工序才能制成。”刘启友说,如果红蜡在点燃过程中淌油,村民会觉得不吉利,而牛油做大红蜡的最大好处,就是点燃后不“淌油”。
“蘸蜡”就是将做好的灯芯挂在圆形的轮子上,一遍一遍地蘸牛油,每蘸一遍蜡烛就会增粗一圈。根据蜡烛的大小不同,“蘸蜡”一般在6到15遍,一对小蜡烛七八两重,大的能达到一公斤多。“有时也会根据一些客户的需求定制。”刘启友说。
达到预定的直径后,用工具割平芯头,然后成型上色,再用金粉写上祝福的语句,一个传统的红蜡便制作完成了。其中,上色是生产挂蜡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温度必须保持在80℃,温度过高红蜡容易出油,温度过低红蜡会开裂,因此掌握好温度的同时,给蜡烛上色时必须要快,才能保证颜色均匀。
“全家七口人分工明确,一进腊月门就开工,一直持续到年根儿,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刘启友说,制作传统挂蜡的每道工序都是靠手工,根本没有机械可以替代,因此产量非常有限,全家“上阵”开足马力,每天也仅能生产300多对挂蜡,大红蜡个个分量十足,价格也非常实惠,6元至20元不等,现在买这种传统大红蜡的也多是些老顾客。
“十七八岁就开始跟着长辈学习制作蜡烛的手艺,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刘启友感慨道,丰隆屯村原本家家户户做蜡,但目前仅剩下他和自家兄弟、侄子三家在做。刘启友打算下一步在传统蜡烛里添加植物精油,制作各种香熏工艺蜡烛。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 岱 通讯员 刘 伟 隋丽君
新闻推荐
雪夜隧道“零事故”他和同事却一夜未眠 守护隧道平安纪尚松严格执法,帮扶弱小尽显铁汉柔情
纪尚松看望恬恬和她的奶奶。(警方供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鑫尹彦鑫胶州湾隧道是连接“青黄”的大动脉,1月27日夜间的降雪给维护胶州湾隧道交通秩序的市南交警大队隧道中队带来不小的压力,这一...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