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静通讯员李常春
近日,记者从胶州市教体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在胶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胶州教体局实现了农村标准校车、农村教师班车、学校塑胶操场、教师专业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校园安全防控、贫困学生救助、中小学心理咨询室、8分钟健身圈、农村学生健康饮用奶等10个“全覆盖”。其中全市投入3.25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续建9所,新增校舍11万平方米。
▲瑞华小学9月开学正式启用。
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切入,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增速
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底,总投资2200万元的中云中心幼儿园启用。而早在9月份,新建的瑞华小学也按期启用。新幼儿园与学校的启用解决了部分学生入园难、择校难的问题。
据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胶州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20年)》,以服务新机场建设、四大“国字号”平台崛起为重点,加快规划建设,逐步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与加快城镇化发展之间的供需矛盾,全市投入3.25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续建9所,新增校舍11万平方米,增加学位2220个。
另外,布局建设8.59平方公里教育新区,实施高校引进提升工程,力争2021年前新引进2所高等院校;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青岛大学胶州校区、青岛幼儿师专建设,推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落地。实施“互联网+教育”,建成同步课堂85处、综合阅览区45个,开通网络学习空间84000个,惠及学生9万名,胶州市成为全国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青岛唯一实验区市。完善体育设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新体育场投入使用,修建学校塑胶操场8个,更换维修健身设施150套,新建笼式足球运动场4处,基本形成8分钟健身圈。
以增强师生素质为着力,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积极应对高考“全国卷”改革和“3+3”高考新模式,强化普通高中“一生一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对接,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高考本科达线率78.4%,名列青岛前茅;超过自主招生线考生1322人,比全省高出13.3个百分点;85名高中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其中59名学生取得2018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资格。
素质教育卓有成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创设中小学社团1236个,参与学生37086人,在青岛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5100余人次。市职教中心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三进三下一平台”校企合作新机制,开展社区教育110次,参与人数48000人次,获国家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奖,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三连冠”,学生对口就业率达85%。特教中心坚持康复一体办学思路,大力推进社会化教学,学生融入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队伍建设,补充新教师359名,组织“全国名师进胶州”活动21次,2000多名优秀教师参加高校培训,609名教师参加城乡支教挂职,3000多名教师参加教学大比武,近万名在岗教师纳入“师德一票否决”考核机制,全市教师获胶州市级以上荣誉385项,7名教师夺得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21名教师获国家和山东省荣誉称号。
以创建和谐教育为支撑,教育惠民福祉保障有力
教体局开通24小时“教育民生服务”热线。围绕学生“吃、住、学、行、心理”五大要素,大力提高学生校园安全系数,对全市369所幼儿园开展“七必查”。
实施政府公开招标构建学校食堂原、辅材料采购平台,投入1264万元为3.04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健康饮用奶,投入700万元聘请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543所学校138万平方米校舍,投入4600万元对校园警卫体系进行统一改进,严格中小学校车车况检查和驾乘人员管理培训,投入1000多万元实现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全覆盖,编发普法读本2万册深入推进法制教育第一课堂,学生学法守法意识显著增强。
关注弱势群体,加大扶持资助力度,共资助贫困学生6045名738万元,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新生入学持续改观,招收26295名新生,安排4049名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全部顺利入学。
新闻推荐
“最具青岛特色农产品”揭晓 一大批“青岛味道”出炉,明年1~2月份将邀您品鉴“舌尖上的青岛”
半岛全媒体记者孟秀丽日前,“最具青岛特色农产品”评选活动网上投票结束,体现广大市民爱好与“意志”的榜单出炉。快来看看都是哪些农产品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青岛特产”,还有哪些你没有吃过的...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