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皮鞋匠醉心木艺,木雕作品不计其数 胶州手艺人老徐自学木工,喜欢传统榫卯结构,所有作品不用钉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7-07-08 11:11   https://www.yybnet.net/

老徐现场组装墨床。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静

“你看这个是个墨床,是十余个小零件组成的。”在胶州手艺人徐卫家里摆放了大大小小的百余件木雕作品,每一件都是经过十多道工序一点点打磨而成。由于采用传统的榫卯工艺,他创作的作品无论大小,都不用钉子。

皮鞋匠爱上木艺,加班加点偷着练

今年54岁的徐卫(以下称老徐)已经从事木匠工艺二十余年了,小小的墨床、笔挂、底座、花几等传统文房用具是他最喜欢做的。二十多年前,徐卫是皮鞋三厂的职工,专长就是做皮鞋。但从初中时就喜欢动手做木头制品,到二十几岁开始痴迷。

“一开始在皮鞋厂上班,就利用下班的时间,从晚上9点左右开始做到夜里1点左右。”老徐说,因为喜欢收藏古朴的家具、摆件等,但购买力有限,所以就经常去别处看实物,把样子记到脑海中,回到家里画出来,再自己琢磨着做。做来做去,就逐渐成熟了。

“我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的智慧真是无穷尽,传统的不少文房用具都特别精巧。”老徐拿着一个十厘米左右的墨床举例说,“就单这么小一件,就由十余个榫卯零部件组合而成。”老徐说,墨床是古时文人用来盛放墨锭的案架,物件小巧精细。

为了做好墨床,老徐特意从朋友那里借来一个参照物。“因为没有师父,全靠自学,所以借朋友的,研究结构,一点一点地做。”老徐说,虽然墨床体积小,但因为全靠手工打磨,他大约要7个工作日才能做成。

一只红木的蝈蝈笼,由56根直径1.5cm的木条组成,还有配有精巧的祥云图案的小门,铜制提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制成边长2厘米左右的木条,再用砂纸仔细打磨。打磨过程中稍有不慎,木条就会断裂。然后只能从头再来。“所有的物件都要经过下料、量尺寸、盘框、再量尺寸、钻眼、起线等多道工序。说真的,大物件做起来比小物件容易,小件因为尺寸小,不好把握。”老徐说,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经过自己的双手数千次打磨成型,由于采用传统榫卯工艺,所有作品都不用钉子。

担忧技艺后继无人,引导儿子继承

卧室阳台就是老徐的工作场地,他常常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天。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手上更是布满茧子。但老徐依然乐此不疲。千方百计淘来的木材,已经跟着自己二十多年的制作工具,都是他的好伙伴。

“我年龄大了,以后也就做不动了,最担心的就是手艺失传。”老徐说,做这个不能急功近利,心急的人做不了,得有耐心、恒心。现在有个想法是让儿子以后继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也欣赏这些东西,慢慢引导他来继承。

新闻推荐

环保部:上海浙江近海水质达极差级别

根据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的《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简称《公报》),我国共11个沿海省(区、市),其中广西和海南近岸海域水质为优;辽宁和山东水质良好;河北、天津、江苏、福建和广东水质一般;上海和...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皮鞋匠醉心木艺,木雕作品不计其数 胶州手艺人老徐自学木工,喜欢传统榫卯结构,所有作品不用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