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路马路塌陷,人员伤亡惨重”“城阳出现抢小孩事件,孩子刚放学就被掳走”“胶州某村已有上百例禽流感携带者”……这些信息曾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广泛传播,但很快被核实为虚假信息。昨日,记者从市网络办获悉,为进一步打击网络谣言,压缩谣言传播空间,青岛市于去年建立起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接受网友在线举报谣言,通过前期运行,目前可以确保第一时间澄清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易让市民恐慌
“近些年来谣言传播的主战场经历了几次转移:2010年以前是BBS时代;2010-2013年是微博时代;2013年至今是微信时代,谣言多流传于微信群、朋友圈。 ”昨日,市网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谣言制造者可分为有意识造谣和无意识造谣,谣言传播者则多是无意识传谣。近期外地热传的“塑料紫菜”就是为了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而进行的谣言传播。
“网络谣言容易让市民产生恐慌情绪,一些事件类谣言还可能严重影响社会信任体系,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给企业、个人乃至一个行业带来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 ”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刘文俭表示,对于网络谣言,要利用政府部门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好科普的宣传,让公众科学地辨识、抵御谣言;及时打击、粉碎谣言。
博点击率成制造谣言主因
“很多网络谣言产生都可以说是‘凭空而来\’。”昨天,青岛网警巡查执法团队负责人王竞勃说,根据数据分析,谣言的产生大致可以分成几类,其中占比最多的是个人为了吸引网民点击、扩大个人网络影响力而制作传播谣言,编造谣言博点击率成主因。此外还有出于商业竞争目的,或为了对个人和单位实施打击报复炮制的网络谣言;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认识分歧,也造成谣言的传播;一些群体为了达到个人目的、非法攫取经济利益而造谣传谣等都成为制造谣言的“动机”。
王竞勃介绍,从传播途径来说,传播最多的是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还有新浪微博、网络论坛等传统网络交互平台。很多谣言的情节都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加工,将子虚乌有的事件越说越离谱。尤其是在朋友圈中散布更是增加了谣言的可信度,因为很多转发者都是身边的人,将对亲朋好友的信任无形中转嫁到谣言本身,更是增加了欺骗性。
网络谣言第一时间澄清
从2016年初,市网络办开始着手启动网络辟谣工作。 2016年5月,由市网络办牵头,市内7家主要新闻网站开设网络辟谣专栏,由资深互联网分析师把关。针对常识类网络谣言,迅速组织力量,根据网上现有权威材料成稿,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推广。各类未知来源的视频,一方面由分析师进行专业分析查找,从技术上锁定事发地;另一方面发挥报网结合优势,指派优秀记者采访政府相关部门,实地探访。对青岛本地社会事件类谣言,安排记者第一时间进行采访,相关政府部门迅速联动官方发声辟谣,网站编辑全力配合查找资料,力争第一时间出稿。
为进一步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市网络办又建立“青岛网上辟谣平台”,增设了在线举报入口,网友可在线举报谣言。市网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广为传播的“飞机洒药治白蛾”,谣言称 “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青岛网上辟谣平台”一方面联系相关部门,另一方面检索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传播权威辟谣信息。 “交警野蛮执法”“棉花肉松”事件的辟谣中,则及时发布了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并且发动工作人员和网友在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与谣言赛跑。
新闻推荐
“旅游让生活更幸福”,这句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逃离都市的繁杂,旅途中的我们总是心情愉悦。这句话,同时也是2017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跟往年一样,今年的“5·19”中国旅游日同样给岛城市民带来了不...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