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咸鱼也翻身 臭鱼更吃香

来源:青岛早报 2017-05-17 07:05   https://www.yybnet.net/

鲅鱼,这是青岛市民最为熟悉的海鲜食材了,关于它的保存方式除了冷冻,最传统的莫过于用盐腌制。吃法上,腌鲅鱼经过炸、蒸、煎后,再配以饼子和馒头食用,其鲜香口感一直受到市民喜爱。在胶州九龙街道营海社区一些渔民用老汤腌制“臭鲅鱼”,这种做法已有上百年历史了,独特口感更是让食客大为称赞。昨天,记者了解到,胶州49岁的渔民宋胜清老汤腌“臭鲅鱼”已三代传承,他用传统技艺腌鱼也有20多年时间,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今年他还向当地申报了“非遗”。

腌制“臭鲅鱼”三代传承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本地渔民出海捕鱼后,在没有冷冻和保鲜情况下,他们处理鱼类通常就用腌制技术。经过腌制,这些海鱼不仅味道鲜香,而且保存期最少可达一年,甚至更久。如今,随着保鲜冷冻技术的发展应用,从事海鱼腌制的人已经减少了很多。

今年49岁的宋胜清是胶州市九龙街道营海社区后海庄村的一名渔民,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出海捕鱼,老汤腌制“臭鲅鱼”是他家的独门手艺。“从我爷爷算起到我这一代,腌制‘臭鲅鱼\’已经是第三代了,虽然现在不捕鱼了,但这门技艺却始终没丢下。”宋胜清说,1992年,他在当地营海码头开办了一家专营海鲜的饭馆,其特色菜就是老汤腌“臭鲅鱼”,虽然闻起来有点臭,但吃起来鱼肉入口即化,香鲜无比,一直很受食客追捧。从1995年开始,随着众多食客慕名前来购买,他瞅准商机关闭了饭馆,专门从事起了腌鱼生意,这一做就是20多年。

一条鱼腌制一年才能食用

每年5月,随着大量春鲅鱼上市,也到了腌制鲅鱼的时节。昨天,记者来到宋胜清腌制鲅鱼的车间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着上百口大小一致的大缸,缸口统一用塑料纸扎紧封闭着,室内弥漫着一股腌鱼发酵的鱼鲜味。此时,宋胜清正在里面对前几天刚刚入缸腌制的鲅鱼检查“成色”。

“腌鲅鱼在选鱼上一定要用新鲜鱼,不要用冷冻鱼。春鲅鱼虽然也可腌制,可这时洄游鱼往往不肥,腌制出来口感稍差,品质最好的还是秋鲅鱼,肉质肥嫩又结实,腌制出来品质最好。”宋胜清说,入缸腌制时,首先在缸底撒上一层盐,然后把鱼整齐地铺在盐上,铺好后在鱼上再撒上厚厚一层盐,再放鱼,依次重复。这样腌制1个多月时间,然后把鱼取出换缸,按照上述方式再腌制一遍。在连续翻缸两到三次后,密封缸口再腌制一年就可食用。

“通常腌鲅鱼最好在一年时间以上,超过两年口感发苦,就会影响品质。 ”宋胜清说。

腌鱼品质好坏关键是老汤

宋胜清腌鱼技术不同于单纯用盐腌制,他家腌鱼时除了用盐,还必须用卤水老汤,年份越久腌出的鱼味道越鲜,这也是老汤腌制“臭鲅鱼”名称的来历。关于老汤来历,就是在鲅鱼入缸腌制发酵过程中,剩下的卤水,腌制中由于老汤要蒸发流失一部分水份,所以每隔一两个月还要添加一次老汤,要始终保持老汤漫过鲅鱼。

老手艺腌鱼年赚百万

“老宋,我要的20条腌鲅鱼准备好了吧?赶紧装箱,下午还得给客户发过去呢。 ”昨天中午,宋胜清在胶州城内做木材生意的朋友王先生,驾车一进门,就嚷嚷起来。 “今天上午就准备好了,你这家伙每次要货都很急,就不能慢点来……”听到对方催促声,宋胜清和王先生开起了玩笑。“说实在的,不是着急,咸鱼市场上有的是,可真没这种好味道的,我的客户都吃上瘾了,要是买不上,那就把客户全得罪了。 ”王先生说。

昨天,记者了解到,这些年中,宋胜清也曾经发生过失误,有时候不是盐加少了,就是没有及时添加老汤,导致发酵出来的鲅鱼都碎得不成样,真的成了一缸臭鱼,没办法只能全部倒掉,几年下来至少浪费掉四五千斤的鲅鱼,造成损失40多万。如今,宋胜清制作老汤腌“臭鲅鱼”技术更加成熟,前来购货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每年8万多斤的产量,但他的腌鱼仍供不应求,还成为了当地腌鱼大户,年收入可达上百万元。

为传承手艺还申报“非遗”

昨天,胶州九龙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古代沿海区域,当时的渔民出海捕捞靠帆船,这造成渔民出海时间较长,所以渔民都掌握了一套在船上腌制鱼类的技术,每次出海捕鱼,他们除了要备足网具外,大缸和食盐是必不可缺的。那时候没有冷冻设备,捕获鱼类进行腌制是最好的办法,否则捕获的鱼类就会变质烂掉。

宋胜清说,如今会这门手艺的渔民已经很少了,即将失传,前段时间,他为此把这门技艺向当地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还会逐步申报更高级别 “非遗”。

“老宋说的现状的确存在,如今有了保鲜技术之后,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今后我们也会加大保护力度。 ”昨天,这名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营海社区老汤腌“臭鲅鱼”技艺的独特历史及文化价值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不让这门传承已久的技艺从历史潮流中消失,他们也将积极帮助宋胜清申遗,并全力寻找会这种腌制鲅鱼技术的师傅,让其一直传承下去。

腌鱼味道美腌制手法多

昨天,据宋胜清介绍,腌制鲅鱼不需要任何人工添加剂,其他海鱼腌制也是如此,腌制手法多样,口味也很多样。腌制时,有些鲜鱼可以从脊部劈开,取出内脏,加盐卤制成“鱼片”,这种多为无鳞鱼。还有一种不用开片,取出内脏,加盐腌制成“鱼桶”,多为有鳞鱼。腌制方式除了腌“鱼片”和“鱼桶”外,还可以把鲜鱼直接放进缸里或者池内腌制。这些腌鱼只要腌制时间和方式得当,其特点为全身呈橙红色,肉质鲜嫩,气味清香。在海鱼腌制选材上,鼓眼、鲅鱼、刀鱼、凤尾鱼、白鳞鱼等都能腌制出好吃的咸鱼。做法上,根据市民个人口味,将这些腌制海鱼清洗或者侵泡撤盐,然后蒸、炸、煎都可。

“现在我利用老汤还腌制出了一些新菜品,比如,用老汤腌制鸭蛋和咸菜,目前来看效果和品质也都不错。”宋胜清说,根据老汤腌“臭鲅鱼”技艺,今后他还将把这些创新菜品申请国家专利。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牟成梓 成梓

新闻推荐

“青岛史话”流动展览进社区

早报文娱专讯青岛市博物馆文博“五进”宣讲团日前走进胶州,将“青岛史话”流动展览送到站东社区,将“铜镜的故事”讲座和馆藏资料级铜镜送到青岛工学院学生身边;与此同时,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将传统...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咸鱼也翻身 臭鱼更吃香)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