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上迈出新步伐。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崔德志介绍说,市旅发委联合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旅游集团等单位,设立初期规模10亿元的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蓝、高、新”项目的扶持引导能力显著增强。规划总投资3000亿元的80余个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58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628亿元,重点旅游项目呈现功能种类全、投资规模大、区域分布广等特点,涵盖邮轮、滨海度假、研学旅行、健康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去年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在青召开,总结青岛经验,吹响了全国工业旅游的号角。
在邮轮旅游产业上,经过积极争取,去年青岛市成功获批“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创新搭建邮轮旅游国际发声平台,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世界级邮轮行业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青岛市当选为邮轮分会理事长单位,确定分会秘书处常设青岛。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峰会,发布《青岛共识》。今年9月成功申办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2018香山旅游峰会,进一步奠定了青岛邮轮旅游城市的品牌基础。依托邮轮母港加快邮轮产业发展,开港以来累计接待125个邮轮航次,接待邮轮旅客约12万人次。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联合、媒体跟进“三位一体”联合宣传营销机制,成立了青岛旅游推广联盟,与大连缔结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体。
深入推进“旅游+”搞活全域旅游
2017年,市旅游局将坚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围绕“全方位、全要素、全时空”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在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实现旅游融合发展、让市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和全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继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突出发展滨海度假旅游,积极引进、培育和发展一批高端滨海度假项目,提升凤凰岛等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度假地的度假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打造形成特色突出的滨海度假旅游集群。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旅游。制定出台新的邮轮旅游扶持政策。引导海上旅游企业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试点示范开发条件成熟的海岛旅游项目。加快发展融合创新旅游。深入推进“旅游+”,全面发展工业旅游、文化旅游、游学旅游、休闲旅游等融合旅游产品。坚持现代、高端发展方向,结合城乡统筹和旅游扶贫,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综合价值。支持发展服务输出旅游。围绕全市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等多种措施,扶持打造服务品牌和龙头企业,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和半径。
旅游业盘活乡村经济
2017年新春伊始,第二届藏马山大庙会在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隆重举行。 2017藏马山大庙会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累计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000万元,同比增长67.6%。
给村民的生活带来巨变
藏马山大庙会活动分为藏马庄民俗庙会和蓝莓小镇洋庙会两个会场。庙会期间,特色美食、民俗演艺、异域歌舞、欢乐巡游、激情滑雪、古韵温泉、古装马战……让广大游客尽情享受了一场中式传统文化与西方异域文化的新年盛宴。庙会主要客群以黄岛区及青岛市区为主,还吸引了济南、潍坊、淄博、日照、烟台、威海,以及上海、北京、江苏等外地游客。
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黄岛区藏南镇,规划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有藏马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千禧谷主题公园、蓝莓小镇、滑雪场、植物园、汽车营地等项目,一年接待游客量约120万人次。
度假区的建设不仅盘活了区域内的旅游产业资源,也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变。
在通往度假区的开城路上,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小区,一排排漂亮楼房非常惹眼。村民们以前根本不会想到有一天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楼房。在度假区内的藏马庄民俗村,62岁的陈文京在此经营一家老北京冰糖葫芦店,他家住在附近的西南地村,前几年除了务农就是到周边打工,常常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如今藏马山开发了度假区,民俗村的店面免费租给村民,他一年前来这里开起了小吃店。
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累计创造税收1亿余元,为镇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项目共发展创造了3000余个就业岗位,针对周边贫困群众设立卫生保洁、森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300余个,藏马庄民俗村项目采取免费租赁店铺方式吸引90多家商贩入住。项目所在地长阡沟村通过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方式促进集体经济“井喷式”增长,实现由人口负增长、村集体存款仅5.4万元的贫困村到年收入140万元、村集体财产1955万元富裕村的蝶变。
农家宴生意越来越好
近几年,胶州市洋河镇的居民也在感受着旅游开发带来的喜悦。从年初的草莓采摘、樱珠采摘,到夏秋季节的葡萄、苹果采摘,游客一拨拨到来,让洋河镇的农户应接不暇。冷志田在曲家炉村北开了一家名叫“洋河味道”的农家宴,这几年曲家炉大力发展采摘游,他的农家宴生意越来越好。
洋河镇近年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着力打造“山水洋河·四季有约”旅游品牌。洋河采摘节从2008年开始举办,已成为青岛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节会之一。今年,洋河镇吹响乡村旅游升级的号角,提出从“单一采摘游”向“慢生活体验”转型。为期40天的“2016青岛(洋河)首届慢生活体验节”,用48公里生态慢行线路串起了“秋果漫山、别样漫游、户外慢动、田园慢享”四大乡村慢生活体验组团,共吸引游客18万余人次,为居民增收2000余万元。
讲讲我过去的5年
5年的发展,让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幸福感满满,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会对身边方方面面的变化有各自不同的感受。或者你从低矮的平房住进了新建小区,或者你的孩子走进了心仪的学校,或者你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名新市民……如果你想对大家说说自己5年来的经历和感触,可以扫码关注青岛早报微信公众号,讲述自己的故事。
藏马山庙会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1.5万人次。 通讯员 张帆 摄(资料图片)果蔬采摘引来了游客。 记者 于滈 摄(资料图片)
莱西神岭生态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记者 于滈 摄(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胶州市利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况翠华——让“胶州技能培训第一品牌”掷地有声
况校长指导退役士兵按摩推拿培训隋丽君人物名片:况翠华,胶州市利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1999年创办胶州市翠华美容美发学校,教授美容美发知识和实践课程,2004年变更为胶州市利华职业技能...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