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市从2016年开始对大沽河流域农业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按照“整体设计、试点先行、以点促面、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法律规范,使本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治理结果初见成效。
整体设计,技术挂帅。由市农业局拿出总体治理方案,从土壤养分、盐渍化、重金属及灌溉水富营养化检测入手,摸清了试点区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始技术数据。根据检测结果,以测土配方为指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实施水肥一体化,提升土壤有机质;推行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施用安全无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马铃薯田实施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新技术、新材料。
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由市财政拨款770万元在胶莱镇小高蔬菜生产基地建立2000亩,示范建设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设备、购买新型植保机械以及绿色防控物资。市财政拨款36万元,采购有机质含量大于45%的有机肥,治理区域内采用买一袋补三袋的方式补贴给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这种补贴方式改变了过去全部由政府买单“补全血”的被动模式,充分调动生产者主动购买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使政府财政投入效益最大化。
加强监管,法律保障。利用前期建立的农药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治理区域内销售使用。联合区内综合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打击周边流动农药销售车辆,确保治理区域内蔬菜生产投入品符合标准要求。
专题培训,理念转变。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对区域内种植户、农场及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污染治理专题技术培训、观摩学习2000多人次,彻底改变了原来那种重施化肥、大水漫灌、重复用药的蔬菜生产的陈旧观念。使他们掌握了水肥一体化、生物可降解地膜、新型病虫害防治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
“下一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在做好示范区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力争提前一年完成‘一控二减三基本\’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标,增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农业局长杜润生在治理现场会上如是说。
(张民 孙崧)
新闻推荐
为了更好地为村民和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及育龄妇女服务,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不断拓宽药具发放渠道,加强随访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领取到避孕药具,使药具服务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大...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