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精湛 让患者安心
在老百姓的眼中,医护人员就是“白衣天使”,是美好的代言人。但是王贻英更清楚懂得这美好背后自己肩负的责任,没有好的医术,病人何谈康复、家庭何谈未来?
什么事情都怕认真二字。为了这一份撒播美好的责任,王贻英几乎是严苛的要求着自己的工作,平常里哪怕是测量体温这样的小事,她都做的一丝不苟,有时甚至病人都问她,“王主任,这点小事你还这么上心?”,“习惯了,这样也是对病人负责嘛。”
作为科室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王贻英始终把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对医术的钻研也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平时擅于学习关于病理产科、分娩期并发症等相关诊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积极了解产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她把学习掌握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尽量减轻孕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王贻英主任强调顺产的重要性,对于无手术指征却要求剖宫产结束妊娠的孕妇,她都苦口婆心地向她们解释顺产和剖宫产的利弊关系,减轻她们对顺产的恐惧心理,顺产过程中,她主张不要过多干预产程,但是又要及时发现异常产程并进行正确处理,使难产转为顺产,鉴于此,产科的剖宫产率大大下降,仅为35%左右。
另外,对剖宫产术切口全部采用可吸收线内缝,减轻了粘连程度,术后患者痛苦轻,恢复快,切口疤痕小,提高了切口的美观度;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医药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手术时间亦从原来的1个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解决了创伤较大、出血量多的难题。再如对产后出血的预防诊治方面,王贻英主任强调预防为主,凡是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存在的孕产妇,她都强调提高警惕,“先下手为强”,及时开通静脉通道,胎儿娩出后及时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等。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王贻英主任大胆引进进口强力缩宫剂-欣母沛,在临床中探索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产妇,因疗效显著,为广大孕产妇及产科医生、助产士们所接受,大大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几率。
手术中,她利用B-Lynch式缝合迅速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又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力,大大减少了产妇的创伤。近几年,她还加强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强调孕期合理饮食,合理控制体重增长,合理控制血糖等,使孕妇充分认识到孕期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减少了高危孕妇的增长率及因巨大儿导致的难产等,为提高我市市产科质量做出了贡献。
团结协作 让同事暖心
产科每年的门诊量达1万人以上,接生3000多人次,抢救危急重症病人近百人次,抢救成功率100%。如此高效的工作,必须有一个高效的团队,王贻英这个“领头羊”功不可没。
作为科主任,不仅要完成临床手术工作,还承担着“传、帮、带”科室其他成员的任务,使年轻医师尽快成长起来。产科平时病人多,且工作量大,风险高,面对产科基础工作薄弱的局面,王贻英总是冲在第一,以现身说法起表率作用,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科室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并在妇产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每周四坚持组织科室全体员工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科室里的所有年轻医生的第一个夜班,都少不了王贻英的身影,给了年轻大夫极大地鼓励。
从医二十多年,王贻英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的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细解说病情,这也成了产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规矩”。医院产科工作相对较特殊,要求医生必须密切观察产妇产程进展,遇情况危急时须立即剖腹产,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在产科里,王贻英和她的同事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为患者“保驾护航”。(赵姗姗)
新闻推荐
2016年对王同可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来到胶北办事处综合执法中队成为一名分队长,新岗位让他有点压力。“这个工作重点是需要百姓的支持,我们工作人员低下身段,跟他们好好沟通,讲清楚利弊...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