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刚刚过去的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本报今起开辟《温暖故事、精彩启程》栏目,让记者带您听普通百姓讲述年身边的温暖,感受他们对生活变化的欣喜,和对新年新生活的期盼。敬请关注。
1月2日,李哥庄镇后辛疃村逄志远在外工作的亲戚来串门,家里去年月底改建的新厕所,让亲戚格外上眼。“洁净的瓷砖,便捷的冲水,跟城里楼房的卫生间没多大区别。您村改厕这事办的真好!”
“不光俺村,全胶州都这个样”,逄志远接过话。“去年,全市镇办的村庄都在改厕,不用老百姓出一分钱,大伙儿可恣了。”
说着,逄志远拉着亲戚走出院外,指着改厕后的地下装备说,“俺村各家各户的新厕所都是三格式的,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三个格一级级沉淀腐化、过滤。三格式化粪池通过防臭器与院里的冲厕器连接,冲厕器再与高压式的坐便器相连。从三格化粪池流出的污水,直接接入村里的污水管网,经邻村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还避免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化粪池里沉淀的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定期清运处理。”
“这些器具加上人工费用、机械费用,每户需要多元,但各级政府都给包了。当初村里开会的时候说,青岛市补贴元,胶州市补贴元,镇政府补贴元,群众不掏一分钱。所以我在村里报名很早。”
逄志远说:“这几年,村里建设越来越好,尤其是大沽河治理之后,交通更方便,外地来旅游的也多了。咱庄户人更不能掉价,所以,趁着改厕,我把厕所也装饰装饰,来个升级换代,除了政府免费配备的器具,自己还买瓷砖铺贴墙壁,装了电灯,每天清理得干净整洁。”
“咱老百姓是得享受享受新生活了。”亲戚笑着说。
“这几年,咱村里真是大变样,你看大街小巷都是平整的水泥路,一年三季有花,很漂亮。就是一到夏天,村里苍蝇蚊子乱飞,这跟各家各户的旱厕有很大关系。改厕之后好了,家家户户干净了,空气也好多了。夏天,肯定就没那么多苍蝇、蚊子了。年,俺相信咱们的日子会更好。”逄志远的小农家院里,充溢着新年的欢声笑语。(任献文)
新闻推荐
忠诚本色 爱民情怀 ——全市小学生“平安印象·陪伴”绘画比赛二等奖作品展
姜永硕二年级二班胶州市香港路小学《安全意识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