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一大早,胶州市胶莱镇沙梁小学的教师班车在行驶了公里后停在了学校门口,学校余名老师先后走下了班车。至此,胶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教师班车“村村通”,解决了城乡学校之间最让任教老师不满的交通问题。
本报记者刘震通讯员孙媚董淑舟
公里开车上班每月油费元
日一大早,一辆班车停在了胶莱镇沙梁小学校门口,这是该校建校以来首次迎来教师班车。车停稳后,二十余名老师先后下车,欢喜不已。郭德强是胶州市胶莱镇沙梁小学校长,他第一个走下了班车。郭德强说,自从来沙梁小学任教后,他一直都是自己开车上班,学校距离他在市区的家足有公里,每个月仅油费一项就要花掉元左右。虽然开销大,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除了自己开车外,就只能搭城乡公交。但是乘坐公交车不算等车的时间也要用掉一个半小时,车上环境也过于嘈杂,所以很少有老师选择乘公交。
“因为上班不方便,年轻老师都不愿意来我们学校任教,其实我这个当校长的也不好受。”郭德强说,除了开车和坐公交车以外,就只剩一个办法,那就是和同事拼车,但是拼车又要看别人的时间,往往几个人协调不好又会出岔子,会更加不便。随着班车的开通,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老师们不但节约了等公交的时间,还可以在安静的班车上备课、聊聊教学,可谓好处多多。
被分配到偏远学校不少老师有怨气
“如何让农村学校的老师心无旁骛潜心育人,我们一直在努力。”胶州市教体局局长殷成伟说,城乡学校条件差距很大,但其实乡村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同一年考录的老师,有的被分配到城区,有的被分配到离城区近一点的农村学校,还有的被分配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学校,这难免会有部分老师心有怨气。而这种怨气则是老师这个工作最不能有的,所以教体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偏远学校老师最基本的交通问题,不让农村老师一心总想着早日调到城市。
此外,胶州市每年会有名城区名师到农村支教,支教期限为两年。但是同样是农村,距离城区的远近就让学校受欢迎程度出现了差异。最近的农村距离城区仅不到5公里,而胶莱镇、里岔镇、铺集镇等的学校往往距离城区多公里,交通不便成了这些偏远学校吸引支教老师的最大障碍。
用了7年时间班车才通到每个村
胶州市胶莱镇教育办主任庄培忠告诉齐鲁晚报记者,目前该教育办辖区共有7所小学和1所中学,老师总数达到了余人,大部分在胶州市区居住,开通班车之前都存在上班难的问题。今年9月,胶莱镇政府出资万为这7所学校租用了班车,共开通了5条路线,试运行两个月之后于月日正式投入使用。至此,胶州市农村教师班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和“校校通”。截至目前,胶州市已开通教师专用班车部,同时,设置了条公交专用线路和多处站点,让多名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获益。
年,胶州市营海镇就最早开通了教师班车,随后,胶东、胶西、里岔等镇办相继开通,资金来源也是多种多样,有政府拨款 ,也有镇财政出资,还有企业赞助,历时7年,终于实现了胶州市农村学校教师班车“村村通”。“农村学校人才流失太严重,年轻老师都不愿意在农村呆,有了班车之后近几年改观了不少。”胶州最偏远的农村小学里岔镇远家阿洛小学校长王德聪说。
新闻推荐
近日,胶西镇计划生育协会实行首接责任制、净化舆论环境、做实做细微服务等措施,打造计生服务新形象。据了解,胶西镇、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全天候畅通,两部公开电话工作时间开放。对于来访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