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青岛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青岛市养老机构有196家,养老总床位数5.8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7张,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全市26家公办养老机构中,14家通过招标、委托等途径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实现了政府直接服务到购买服务和监管服务的转变,增强了公办机构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新建的各区市社会福利中心基本实现了公建民营。 ”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崂山区锦云村老年公寓、平度市社会福利中心、胶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三家都属于公建民营。
据介绍,崂山区锦云村老年公寓主体建设由崂山区政府投资,设置床位292张,委托给青岛失智症专业照护机构,为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及临终长者提供服务;“国有资产不流失、公益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崂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这样概括养老机构公建民营。
“青岛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公办民营的模式,试点政府办养老院交给民办企业进行经营。 ”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民办机构具体操作,聘请专业的服务团队来打造养老服务,是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一种方式。 记者 张磊
新闻推荐
胶州蓝天救援队在搜寻失联的小杜。本报青岛月日讯(记者刘震)胶州一高三生与家人发生口角离家出走,十余天杳无音讯。日下午,胶州蓝天救援队在胶州市二里河水库的水底找到一具冰冷的尸体,确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