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0日讯(记者刘震通讯员滕国政)王女士的孩子中考差一分,有“老师”主动提出可以帮忙找关系送孩子去上学。报上身份证号取得王女士的信任后,这名男子拿着两万元钱逃之夭夭。民警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查询男子的身份号码,竟然抓到了人。
胶州市民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中考,分数却比想去的重点高中录取线低了一分。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姓刘的男子主动打来电话,自称在某重点学校任教,有“路子”可以帮王女士把孩子送进心仪的学校,但是孩子只能是借读,需要交1万元的借读费。王女士一开始并不相信,但是该男子主动报上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王女士一下子便相信了,于是就把孩子的信息和1万元钱现金交给了刘某。
可是没过几天,王女士又接到刘某的电话,称孩子分数太低,还需要2万元来处理关系。他让王女士先给他1万元,事成之后再给1万。王女士望子成龙,于是把钱打给了刘某。可是等到高中要开学了,她还没有接到刘某的电话,于是就主动联系刘某,想要询问事情进展。这时刘某的电话已打不通,王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接到王女士的报案后,民警立即展开了调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民警调查了这位“刘老师”留给王女士的身份证号,没想到竟然是真实的!最终,民警于11月5日将涉嫌诈骗2万元的刘某抓获。
经审问,27岁的刘某对他以办理学生上学为由骗取王女士2万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刘某已被刑事拘留。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震本报通讯员梁宝泉孙勇军姜方梅冷彬2016年,胶州市新增了3个“国字号”发展平台,除刚刚获批的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外,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也分别获批国家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