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 结 率 达 97.42%
胶州市公安局在全局开展未结伤害类案件集中清理,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将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的7457起伤害类案件,办结7265起,办结率达到 97.42% ,新发应结案件1370 起,办结 1266 起,办结率达到92.4% ,两项成绩均列青岛市公安局十二分市局第一名。
伤害类案件作为多发性案件,在执法实践中存在证据提取固定难、适用法律复杂、办理难度大、容易引发信访等难题,是制约公安整体工作、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顽疾。今年5月以来,胶州市公安局按照“积案清仓见底,新案限时办结”的目标要求,集中警力,强力攻坚,在全局开展未结伤害类案件集中清理,取得明显成效。
高标准“逼出”决心
为确保伤害类案件清理工作扎实推进,胶州市公安局明确提出了“积案清仓见底,新案限时办结”的工作目标,利用5、6 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局开展未结伤害类案件集中清理。研究出台《关于限时办理伤害类案件的规定》、《关于开展未结伤害类案件集中清理活动的通知》和《2016年度办理伤害类案件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规定和措施。组织召开伤害类案件集中清理工作调度会,成立了伤害类案件办理领导小组,建立“每月调度,月清月结”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局直各单位与派出所捆绑清理制度。
拉清单摆出“靶子”
由局法制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职能,依托执法办案系统拉出各单位伤害类案件清单,下发到各相关单位“摆在案头、时时提醒”,分组分片到各办案单位进行督导,定期统计通报,督促各单位开展工作,逐起调度推进,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办结案件。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则报送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委员会集体研究,尽快拿出最佳办理方案,全力推进案件办理进度。
勤调研找出“病灶”
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斩掉伤害类积案的顽疾,就要找准“病灶”。对此,胶州市公安局从“ 伤害类案件办理难度大” 和“ 伤害类案件办理进度慢”两个角度,分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基层调研,并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出重视程度不高、办理相关案件久拖不办、证据掌握不及时不全面等主观原因,也找出了当事人不配合、证人不愿作证等客观因素。 在此基础上,不但精心制定了专项考评制度,还对案件类型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办理办法,使清理伤害类案件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新思路创出“妙招”
明确了目标,找到了病灶,建立了机制,但“清零”工作的阻力仍然不小。胶州市公安局面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思路,摸索出了一条条卓有成效的“妙招”。创新研发“办案期限自动提醒小助手”,实行伤害类案件办理到期自动提示机制。法制大队会同铺集派出所以警综平台为依托,对在侦在办的每一起伤害类案件结案期限进行倒计时提醒,每个节点设置倒计时提醒为二到三次,办案单位确定专人及时查看预警提示信息,督促和检查本单位未按期办结的案件。 提示同时会发送到法制大队,法制大队负责监督落实,对逾期未办理的,将落实执行情况纳入执法规范化考核范围。 期间中云派出所结合自身实际,研发了警务管理工作平台,对新发的伤害类案件实行“三色预警”机制,全部伤害类案件都通过平台根据办案进展情况自动分为不同颜色直观显示,自行挂牌,限期督办。截至目前,中云派出所新发案件250起,已办结243 起,办结率达到97.20% 。推行“日清周结月盘点”跟踪管理制度,确保案件随发随结。各单位针对以往在办理伤害类案件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汇总分析,进一步明确伤害案件类别,从出警开始对现场调解、受案调解、未结归档、行政刑事处理等不同结果,实行“日清周结月盘点”跟踪管理,对于可调解处理的案件,在案件事实基本清楚,程序基本到位的基础上,尽快组织调解,并且最多进行两次调解,调解不成的,坚决排除外界因素干扰,一律依法从快作出处理,该治安处罚的治安处罚,该采取强制措施的采取措施,防止“ 久拖不决”、“久调不裁”问题的发生,基本做到伤害类案件随发随结。实行案件“三级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将案件的查结难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较易结等级,即案件情节较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第二等级为有工作可做等级,即已经落实案件嫌疑人身份,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第三等级为较难结等级,即无线索的疑难案件。针对三个等级,分别制定时间表,集中一段时间全力解决较易结的案件,对于较难结的案件,要求民警从细处着手,力争发现线索结案。
抓防范突出“ 源头”
清理伤害类案件的重要一极是堵源截流,从源头上控制发案,以防促消。 胶州市公安局在全力推进已发案件清理的同时,下大力气狠抓源头治理,全市伤害类案件同比下降,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由法制大队会同各派出所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办案的全过程,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讲法,开展打架成本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防范控制的能力,教育群众遇事要有平和的心态,争取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管理。摸清发案规律,针对重点场所通过加大巡逻力度、督促安装摄像头等方式,加强对此类易发案场所的管理,将案件遏制在萌芽状态。对路边烧烤摊、KTV 、网吧、酒吧等伤害类案件高发场所,召开经营业主预防伤害案件部署会,与业主签订治安责任状,要求业主发现伤害苗头做到“及时劝阻、 及时报警、及时固定证据”,在经营场所内张贴“打架成本”宣传画报,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从源头上遏制伤害类案件高发。扎实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创新警务管理机制,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最大限度摸清邻里矛盾、经济纠纷等不稳定因素,找到症结提前下手,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减少伤害类案件的发生。里岔、张应派出所结合辖区工作实际,融合“社区六进”工作,创新实施“管区警区融合、推进警力下沉”警务管理模式,依托管区干部、综治协管员、治安志愿者、党建网格员等力量,积极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新格局,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就能传达到社区民警,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刘海鹏】
公安一线·经验谈
新闻推荐
海上观日出日落、寻觅斑海豹的踪迹,岸上游览大连8个最具特色的景点……10月21日乘坐渤海轮渡豪华舒适的游轮,跟随早报去大连,体验一下海上“闯关东”的感觉。看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去大连最浪漫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