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迎君在创作。
□本报记者席啸
庄浪是著名的“书画之乡”,这里人杰地灵,涌现出许多书画家,也保留了丰富的庄浪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尤其是古建筑彩绘,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是庄浪非常重要的一项人文技艺。
走进千年古寺紫荆山,穿过古色古香的牌楼小廊,一座座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庙殿近在眼前,看着走廊上的神话故事壁画和庙宇上的雕梁画栋,霎时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而这些精美绝伦的彩绘,均出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古建筑彩绘传承人白迎君之手。
今年55岁的白迎君出生在庄浪县卧龙镇后梁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时,他画的雷锋像很逼真,泥塑的小鸟、动物活灵活现。因为画画得好,他经常给学校办黑板报。高中毕业后,白迎君在生产队干过农活,当过民教。凭着对画画天生的兴趣和一股子钻研劲儿,他一有时间就画,渐渐上手后,就给嫁女儿的人家画衣柜、板箱。除了画画,笛子、二胡等农村常用的乐器在他手里很娴熟。那时的白迎君已经小有名气,每年卧龙乡上搞文艺汇演,排节目,第一个邀请的是他。
1983年,考上平凉师范后,对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正规艺术教学的白迎君来说,真是莫大的机遇。他对素描、国画、油画等都感兴趣,尤其喜欢古时的白描和壁画,他从基本的图案和技法入手,临摹古代名画,提高艺术素养和技艺水平,为之后的古建筑彩绘打下了基础。
后来,庄浪紫荆山管理所的工作,让他全面接触了中国古建筑彩绘,他利用业余时间熟读各类绘画图书,研习古建筑图谱,尤其是故宫皇家彩绘图案。他悟性极高,又肯下功夫钻研,没有几年,他就掌握了古建筑彩绘的基本功,成为陇东彩绘行业的佼佼者,深得同行的赞许。
白迎君的彩绘技艺精湛、形态生动,图案线条优美、流畅、颜色鲜艳。他继承传统手艺,但不吃“老本”,在广泛吸取当地绘画艺术的精华同时,又学习融合了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方式,推陈出新,以创新思维画出了庄浪传统彩绘的新特色。
庄浪古建筑彩绘多存于庙宇之中,而庄浪县城内的紫荆山,是庄浪彩绘文化保护中心所在地。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白迎君。他从事古建筑修复彩绘工作,如今已有30多年,紫荆山的吴玠吴璘纪念馆、财神殿、灵官殿、文昌楼、十王殿、三清殿等建筑都留下了他的画作,他成了庄浪彩绘的骨干画师。
白迎君告诉记者,在绘画上根据不同的建筑,彩绘图案往往不同。比如说在刘沪纪念馆主要画古战场,女娲庙主要画凤,关帝庙主要画“桃园结义”的故事,在文化馆最好画文房四宝。庙宇里绘画的总体原则是有山有水、有龙有凤,图案吉祥如意。有浓眉虬髯、金甲彩跑的门神,有绕梁飞舞的龙凤,有鲜活的山水花鸟。龙凤图案既可在于庙宇的正堂上方画,也在殿顶的檐角上画。墙壁上大多是人物画,人物画比山水画复杂,需要先用铅笔构图,再上颜色。历史人物积累的越多,越有助于创作。
站在三清殿下,记者抬头看着大梁上的双龙戏珠,两条龙分别以黄色和绿色绘制,炯炯有神,正在戏耍着中间用黄褐色绘制的火珠,寓意呈祥。
白迎君对记者说:“建筑彩绘多是高空作业,这些双龙戏珠彩绘都是站在支架上画的,有的地方一直要站着,有些地方一直要蹲着,挺吃力的。彩绘是个功夫活,除了技术、悟性,态度尤其重要。现在很多庙宇的彩绘由于出价较低,都不是专业的彩绘师画的,大多是用图案模本套画的,艺术性不强,画工非常粗糙。”
他告诉记者,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古代建筑越来越受到保护,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彩绘专业人才,彩绘是个苦活儿、累活儿,挣钱又少,很多年轻人不愿拜师学艺,古建筑彩绘行业面临断层的境地。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老祖宗手里接过这一项技艺,将它传承下去。
在3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白迎君的艺术之路不断拓宽,除了彩绘艺术外,他兼工花鸟、山水、人物三者,且最擅长的是古人物画。他的人物画把大笔挥洒与工细严谨的线条勾勒结合起来,形成了写与工、浓与淡、疏与密、虚与实的对比,人物形貌真切传神,风格朴实自然,画面活泼生动,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感染力。
新闻推荐
2016年平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关政策规定解读(上)——专访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莫小平主任
...
庄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庄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