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平凉 今日泾川 今日灵台 今日崇信 今日华亭 今日庄浪 今日静宁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今日平凉 > 正文

落实“四保四告知”防控法筑牢疫情防控市场监管安全网

来源:平凉日报 2020-02-12 22:27   https://www.yybnet.net/

自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开展以来,平凉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政治担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抓细抓实“四保四告知”防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提供市场监管的硬核力量。

保源头,禁交易,筑牢疫情“传播网”。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一禁二摸三查”的手段,从源头上加强野生动物、活禽交易监管,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途径。一禁,四条禁令掐断交易源头。落实四条禁令,即禁止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及制品;严禁转运贩卖野生动物;严禁酒店、农家乐、餐饮店、熟食加工店等经营者加工售卖野生动物行为;全面禁止活禽销售,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在市场销售活禽。二摸,摸清野生动物驯养底子。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进行全面摸排清查,加强野生动物种群疫源疫病监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动物检疫等措施,停止对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产地检疫出证,全市未发现有不明原因死亡和其它临床症状的野生动物情况。三查,严查严管上市交易行为。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市场监管、林草、公安、畜牧兽医等部门联防联控,加大野生动物野外巡查力度,强化对野生动物和活禽人工繁育、市场经营、网络销售等各个环节全过程执法检查。累计巡逻林区30多处、野生动物栖息地81次、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109次,检查集贸市场688户次,关停禽类经营户140个,责令2户网店经营者下线店铺活禽和野生动物制品交易商品,全市未发现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交易行为。

保质量,不松劲,筑牢监管“安全网”。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严密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场所、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风险隐患,义不容辞的坚守安全底线,全力确保食品药品等重点经营领域安全。突出重点场所抓监管,在集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经营门店等重点经营场所严把“五个关口”,监督落实五项制度措施,即严把“消毒关”,监督经营场所、配送车辆每日落实通风、清洁、消毒制度;严把“晨检关”,监督从业人员每日落实测体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制度;严把“入口关”,监督消费者进店入场落实健康管控(查体温、查口罩)制度;严把“聚餐关”,监督餐饮单位、乡村流动厨师及专业加工团队落实集体聚餐服务暂停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承办群体性聚餐宴席,对已经预定的无条件退订;严把“警戒关”,监督药品经营单位落实“隔离区”制度,设置警戒线,进店消费者不得越过警戒线自行购药,减少聚集接触。全市无条件退订宴席2580桌,制止红白事群体性聚餐宴席390场次,餐饮服务单位、乡村流动厨师等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承办群体性聚餐宴席。突出重点品种抓监管,切实加强对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用酒精、消毒液、温度计、防护眼罩、抗病毒类药品、中药饮片等防疫用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加强对外卖食品、肉制品、畜禽产品的监管,加大检验检测力度,依靠技术支撑力量,从严科学管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突出重点环节抓监管,采取常规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春节期间营业的食品药品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严格落实“四查四看”,即查资格,看是否存在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问题;查渠道,看是否存在索证索票不全、从非法渠道采购的问题;查质量,看是否存在制假售假、过期失效、霉烂变质、以次充好、未落实特殊保管条件的质量安全问题;查规范,看是否存在企业第一责任不落实、质量管理规范运行不畅、制度落实不严、质量无保证的问题。通过全程强化监管,有效防止了“问题产品”流入市场,确保了入市销售的食品药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责任可究。截至2月11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616人次,检查食品生产流通单位14940户次,药械生产经营企业4778户次,全市食品药品质量稳定,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

保供给,不断档,筑牢保障“供应网”。建立三项机制,千方百计缓解防疫物资供应紧张局面,力保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保障防控工作需要。一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全市药品批发企业发出了《关于开展对疫情防控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备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组先后2次组织40多家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召开全市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供应保障部署调度会,通报疫情防控形势,摸清了防控药品、医疗器械供应储备和需求情况,动员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大局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恢复生产经营,启动应急生产,全力保障防护物资供应。二是启动监测对接机制,加强与食品、药品批发企业和主要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联系,组建了全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微信群,加强工作对接交流,每天动态掌握主要生活必需品、防控用药品、医疗器械的库存量、销售量和次日到货量,坚持落实日报告制度,及时研判形势,把握市场走势,形成了集体会商、信息互通、及时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启动联动保障机制,发挥新阳光农产品交易市场、新世纪超市、药品批发公司、定点屠宰企业、规模物流企业、国有储备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做到与生产基地直通、与防护药械生产企业直通、与重点流通企业直通,加强产供销一体化多方联动,创新运营思路,拓宽供应渠道,积极组织调货,形成“基地、市场、企业”联动供应模式;同时规范市级储备应急投放启动机制,应急储备加工企业、应急直销网点全部复工复产,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充足。

保稳定,不涨价,筑牢价格“监管网”。针对疫情防控物资供需紧张、价格波动大的苗头,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对防控物资价格乱象治理的高压态势,上下联动、依法监管、综合施策,坚决维护防控物资销售环节价格秩序。用好一个平台,坚守“岗哨点”。持续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充分应用发改、商务部门价格监测系统平台作用,确定价格监测哨点,结合价格执法检查延伸实地监测触角,密切关注辖区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粮油、蔬菜、肉蛋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情况,落实日报告制度,实时掌握重点品种价格走势,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守好一条热线,畅通“12315”。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忠诚履行职责,及时处理诉求,通过省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下派、电话、网络留言及市政府12345转办等方式,至2月9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建议共322件,其中投诉57件,举报211件,咨询建议54件。目前已办结并审核上报204件、正在处理54件、审核下派18件,其中核查处置涉及口罩、蔬菜及退还订金等价格方面的问题239件。紧盯一个目标,严打“疫情财”。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设路线”的方式,通过暗访市场掌握线索、亮明身份开展执法的手段,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药盒子”的价格监管力度,重点摸排市场经营活动中不法商家采取互相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商品、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等手段变相涨价线索,对昧“良心钱”、发“疫情财”的行为露头就打,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0起。

四告知,广覆盖,筑牢防控“宣传网”。注重宣传引导,抢占舆论宣传“制高点”,通过“通告、公告、告诫、告知”四种方式,第一时间发布科学防控政策,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坚定信心、勇担责任、共渡难关,攥紧疫情防控“组合拳”,打好疫情防控“舆论战”。一是发布通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有关规定,面向全体市民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通告》,对市场监管领域的防控措施广而告之。二是发布公告,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工作的公告》,采取不见面、网上办、电话约、告渠道“四条举措”,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三是集中告诫,主要针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市场主体,告诫企业应当履行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严守风险隐患,落实防控措施,保障安全供应,先后下发了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告诫书》《活禽野生动物交易提醒告诫书》《进一步做好药械经营管理的提醒告诫书》,召开提醒告诫会16场,约谈经营主体94户。四是公开告知,发布了《全市药械生产经营企业恢复正常营业告知书》,要求全市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立即恢复营业,保障供应;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守法经营,合理定价;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对疫情防控期间不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开展防控工作的,将列入重点信用监管对象实施惩戒直至取消药械经营资格。

新闻推荐

平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总支派出党员进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总支号召党员“践初心、担使命,...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落实“四保四告知”防控法筑牢疫情防控市场监管安全网)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