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平凉新闻 > 正文

平凉娃娃假期大多都在上培训班 整治校外培训班的“雷”已上路

来源:平凉日报 2018-03-04 13:54   https://www.yybnet.net/

几天前,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委向社会发布:将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数学语文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治理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学等行为。

没有一个话题比“教育”更有口碑性:提高班、奥数班、英语班,一节课几十元至上百元的补习费让家长不堪重负,密集的校外培训课也让孩子无可奈何。

上初一的李宇凡上学期成绩不理想,全级排名500多名,刚刚结束的寒假中他没有闲着,数学、外语、钢琴的校外补习班一直没有停。

李宇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上校外培训班,最开始学习的是英语、舞蹈和钢琴。中间把舞蹈停了,英语和钢琴一直没有停。

上了初一,李宇凡的家长又开始给孩子报数学补习班。“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自己不去的话,不就被落下了吗?但不知道为啥,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李宇凡的家长说。

家住世纪花园的马丽告诉记者:“孩子读小学四年级,假期光培训班就参加了两个,花费1400多元,还不包括书法课、数学课的费用。”她说,寒假除了春节这几天外,孩子一直在上各种补习班。这一方面是考虑到把孩子放在教室比“闲”在家里要强,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孩子利用假期再提高提高。

这些不仅仅是个例,身边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马丽直言,现在小孩的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学生从三年级甚至更小就开始力拼奥数以及高年级课程,小学打不下好的底子,中考时就考不上好的学校。虽然教育部门主张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对升学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考试成绩。

事实上,只要有补课需求,“禁补令”就很难落到实处。要消除这种累了孩子、瘪了腰包的现象,归根到底要靠教育的均衡与优质发展,让考试招生机制越来越多元、越来越科学,才能缓解家长对于孩子升学的焦虑。

上补习班除了平凉一些知名的辅导机构之外,还有一种“小作坊”。家长间相互介绍,找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居民楼上课。“这种‘小作坊\’的学生一般10人左右,每人每次课30元至70元不等。”

一位家长透露,在平凉本地上补习班的家长还比较“省钱”,在西安等地报名上提高班的花费更大,8天总计16个课时,光学费就要3000元,还不算家长和孩子的吃住费用。而一些家长还选择在“好分数”等网站给孩子进行一对一课程辅导,每个月的辅导费也在几千元左右。

“有的学生各科都在上一对一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轮流上。补课费一年几万。”家长王远华说。

平凉市某市重点学校老师李伟(化名)告诉记者,在他所教的班级有51人,只有6人没有在外补课。他坦言,理想的学校就那么几所,要想进入还得凭借成绩。“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是一件好事,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学生上培训班是刚需,家长和学生有这个需求,并不是老师学校去有意引导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校内吃不饱,另一方面考试与素质教育是脱节的。”

“四部委出台的专项行动是好事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李玉梅表示,超纲教学、上辅导班,这一系列的问题,太需要有人管管了,当然这些问题是需要综合治理的,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反应,更是教育需要深化改革的反应。在她看来,专项行动短期内肯定有一定的效果,能够遏制住这样的势头。若想有长久效应,一定要加快立体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改革。

新闻推荐

“民生账单”晒出幸福感

城镇新增就业8006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23元、民生支出23.1亿元……回首2017,一件件暖人心、惠民生的实事落地,让崆峒区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生活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平凉娃娃假期大多都在上培训班 整治校外培训班的“雷”已上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