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灵台新闻 > 正文

这辈子就爱给乡亲们放电影

来源:平凉日报 2014-03-29 19: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曹彦仓柳静霓

2014年3月18日上午,灵台县上良乡右集村城门社,阳光照得张克勤家小院里暖洋洋的。闲了一个冬天的张克勤有点迫不及待了,他搬出一个大箱子,慢慢地整理着放映设备。

从老式的手摇放映机,到新式的数码放映机。62岁的张克勤把自己用过的老机器都珍藏在自家的一间屋子里。在这间小小的“陈列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放映机和一盒盒的老胶片,每台机器的年份、性能和背后的故事张克勤都烂熟于心。

开春天气变暖之后,张克勤就开始期盼4月的到来。4月10日是省飞天院线公司规定的农村电影首场放映时间,虽然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庄户人家的电视也一家赛过一家的好,看电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张克勤坚定地认为农村电影的阵地绝不能丢。“电视剧里的很多场景几代人都不能一起看,电影不同,我们放的这些片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传播正能量的好片子,干净着哩!”

透过直射的阳光,空气中密密麻麻的微尘包裹着一台已经“退休”的老式放映机,张克勤摆弄着放映机想起一个月前的事儿。

今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平凉城区女儿家里过年的张克勤特意去了南门什字的崆峒剧院,他想看看现在城里的电影院有多少人还在看电影。结果吓了一跳!“一场电影70块钱,人还排着队买票哩!”

城里人排队看电影的火爆场面又让张克勤仿佛回到了从前的记忆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物质匮乏,更谈不上精神生活了,而看电影几乎是农村老百姓惟一的精神享受。

“放电影的到哪里,我就跟到那里,有时去赶上的是半场,有时回到家里生产队长已经吹响了上工的哨子。”张克勤记得那次看完电影《卖花姑娘》回到村里,鸡已打鸣,生产队上工的哨子已经响了,为了表示看电影不影响生产,一夜未眠的他向地里送了30趟农家肥。

“要是能当一个放映员,我就一直能看上电影了。”爱看电影的张克勤逐渐迷恋上了放电影。跟着放映队看电影的同时,张克勤常常趴在放映机前,看着放映员开放映机、装片子、倒片子。尽管放映员劝他别干放电影这事,“耍电的事危险得很!”张克勤还是执著地坚守在放映机旁。他拜当地的放映员为师,并参加了县上的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23岁时张克勤被上良乡政府录用为半脱产的电影放映员,拿正式干部的一半工资。

1975年秋季的一天,张克勤放映了人生第一场电影——《长空雄鹰》。张克勤清楚地记得,那晚,开映前几个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出动,上千人挤在白色的幕布前,等他把设备装好,周围没地方坐了,来得晚一点的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索性爬上树,坐在树杈上,挑个好角度,居高临下盯着银幕。“这是第一次出师独立放电影,我还是有点紧张,生怕有什么差错。”谢天谢地,很顺利地剧终了。这一夜,让张克勤回味了40年,也自豪了40年。

老户沟、李家坪、下沟、陈家店等村是上良乡的偏远山村。为了让这几个村的村民都能看到电影,张克勤不怕沟深路远,一个村一个村地来回跑。每次,村民们都像迎接贵客一样在村口等候。

最让张克勤难忘的是,1976年春季的一天,张克勤和往常一样赶着骡子去傅阳村放电影。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半路上被老户沟的7位村民截住,要求去他们村放电影。想着傅阳村全村的男女老少在露天地里等着看电影,张克勤说什么都不答应。但是老户沟的7位村民拦住他不让走,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一位村民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张克勤:“老户沟的人没有看过电影!”这句话让张克勤震惊了。

跟着7位村民来到了老户沟,张克勤找不到一个适合放映的场地,最后在一个窑洞里贴了一张白纸当荧幕,村里闻讯而来的群众挤在窑洞里看了一场《第二个春天》。村民们给他端茶送水,跟前跟后如贵宾般地伺候着,张克勤感觉到他从事着一项崇高的职业。

那个时代放电影是很“吃香”的工作。不过,其中的苦,只有像张克勤这样的人才知道。许多偏远山里的群众等好几年都看不上一场电影。张克勤一到,群众就像过年一样高兴。许多人翻几座山赶一天的路只为了看一场电影。遇上雨雪天气,张克勤就撑起了雨布,给鞋里塞上一把麦草,站在露天里坚持放映。雪水落在衣服上融化了,被冷风一吹结成了冰坨,张克勤就咬着牙站在风雪里挺着。电影放完了,怕雨雪封道,张克勤又牵着骡子冒雪赶往下一个放映点。从寺沟坪到稔沟要过17道河,冬天的河水冰得像刀子割肉,一想到群众还眼巴巴地等着看电影,张克勤狠下心,赤着脚踩着雪水往前走。

跑遍十里八乡的张克勤是男女老少口中的“张电影”,半路上、集市上、田间地头,只要碰到“张电影”,“就连刚刚学会说话的碎娃娃”都会打听有关放电影的事儿。

在张克勤积攒下来的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放映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书写着他放映过的村庄和片名,透过这些纸页泛黄、字迹工整的文字,依稀能看见他曾经走过的脚步。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电视逐渐走进了家家户户,电影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影片和放映设备都在更新,电影的低谷仍不可避免地到来了,曾经给农村亿万群众带来快乐的露天电影一步步走向历史的角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张克勤眼睁睁地看着荧幕前的观众越来越少,同时也出现了收费难的现象,他自己的工资更是拿得艰难。

在经历了有一场没一场地“放映窘态”后,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了“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实现每一个行政村(社区)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张克勤一直坚持到2008年,随着负责全省农村电影市场的发行、放映和服务工作的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的成立,张克勤被飞天院线招聘为放映员,公司给张克勤配了一台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机,他负责上良、什字、百沟三个乡镇二十多个村的电影放映工作,数字电影清晰度高、色彩逼真、立体声效果好,中途无需换片,一个村每月放一场电影,每场电影公司给他110元,他又自己花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除去各种费用,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元。“好得很了,比以前强多了。”张克勤挂起“送电影下乡”的横幅,又开始了频频赶场。

每次独自站在放映机后面,张克勤的目光总会在银幕和观众之间流连,看着观众来来去去、走走停停,有时一场电影要重复放几遍。

从23岁的毛头小伙到62岁的花甲老人,张克勤40年放了上万场电影。

看着农村露天电影的观众愈来愈少,张克勤还是那句话:“农村电影的阵地绝不能丢!”

“这辈子尽耍了,就爱给乡亲们放电影!”现在,张克勤准备将接力棒传给大儿子张志刚。

新闻推荐

王金叶:孝心撑起多难之家

...

灵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这辈子就爱给乡亲们放电影)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