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灵台新闻 > 正文

灵台:合力攻坚 推进跨越

来源:甘肃日报 2012-10-18 08:46   https://www.yybnet.net/

灵台县委书记王学书调研苹果产业

灵台县县长刘凯调研县城建设

赛牛会上的平凉红牛

西屯乡店子村文明新村

皇甫谧雕像

本报记者  黄胜强

金秋时节,古城灵台,山川叠翠,生机勃发。达溪河青波畅流,珍珠山层峦叠嶂,什字塬沃野葱茏。预示着丰收和希望的苹果树枝头悬挂着农民朋友的幸福和喜悦,连片种植的无公害蔬菜翠绿欲滴;膘肥体壮的黄牛在现代化的牛棚里倾听着音乐,悠闲地咀嚼着青贮饲草;一个个崭新的小城镇如颗颗明珠,镶嵌于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整洁有序的中心村俏然秀丽,住在配套齐全的“别墅式”生态家园里的庄户人怡然自乐;煤炭勘探开发、县城西城区建设、泾渗二级公路建设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的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近年来,灵台县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全省有机苹果生产、皇甫谧针灸养生“三大基地”,打造灵台能源化工项目、灵台文化旅游“两个示范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的目标,大力实施发展牛果富民、壮大工业强县、夯实基础攻坚、改善民生固本、改革开放推动、加强党建保证“六大工程”的“三二一六”发展战略,找准强县之策,落实惠民之举,谋划长远之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55元。

以主导产业引领为重,谋求富民之路

连日来,在灵台县独店镇姚景项目区挂果示范园,果农们正忙着给果树施肥、开展病虫害防治,由70名果业技术员组成的服务队穿梭在果园里,正挨家挨户地开展技术指导。始建于2007年的姚景项目区果园总面积达4050亩,目前部分园子已开始挂果,这也成为当地果农致富的希望园。为了进一步延长果产业链条,该县还在独店镇白峪村开工建设5000吨果蔬气调库1座。

灵台县着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抓住被列为全省养牛大县、苹果产业优势区域重点县和蔬菜生产大县的难得机遇,按照养殖业、种植业互支互促、循环一体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张生产规模,加快科技推广,健全服务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强力推进牛果两大主导产业和蔬菜生产扩量提质增效。近5年累计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33处,全县肉牛年饲养量达到15.78万头,年均出栏肉牛6.1万头,农民人均实现年养牛收入67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果产业着眼推进适宜区域全覆盖,从2007年开始,按照每年新植4万亩的发展目标,累计新植优质苹果14.56万亩,今年已有2.17万亩实现了初挂果,预计可实现收入5000万元。蔬菜产业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幼园套种蔬菜三大基地,年均种植蔬菜12万亩,实现收入1.4亿元以上。同时,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围绕牛果菜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培植了映山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有效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全力支持和指导农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深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有效连接了龙头企业和农户,注册了“皇甫谧金果”苹果商标,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层次和水平。

以关键节点突破为基,找准强县之策

跨越发展,就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坚持壮大工业、强化基础、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找准强县之策。

灵台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和预测煤炭资源地质储量约37亿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资源优势,高起点、大力度推进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投资9.46亿元,先后完成了邵寨探矿区、灵南煤田以及灵北煤田普查和精查任务,编制了灵台矿区总体规划,邵寨煤矿建设进展顺利,唐家河、南川河煤矿建矿各项前期工作快速有序推进,以煤炭勘探开发为主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为素有“陇东小粮仓”之誉的农业大县灵台插上了工业经济腾飞的翅膀。

坚持以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5年累计投资55.9亿元,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89项,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177.6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71%的村通上了硬化路,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建成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和通讯基站104座,新修标准化梯田11.2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36平方公里,大力实施荒山绿化、行道绿化、单位院落绿化和村庄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

坚持编制规划一步到位、重点项目分步实施,坚持不懈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13个乡镇集镇规划、52个专业性详规和142个中心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实施了县城建设和4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2.9%。集中规划新建新农村示范点97处,新建改建文明生态家园35220户。深入推进城镇综合管理,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城镇面貌进一步改善。

以改善民计民生为本,落实惠民之举

“这廉租房终于圆了我的住房梦,年底前就能入住,以后再也不用到处找着租房子住了!”这些天,家住灵台县城的李玉林总喜欢去正在建设的廉租房工地看看,“你看这墙白地平光线好,多漂亮,咱低保户也住进楼房了!”据了解,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灵台县已累计建成廉租住房818套4.09万平方米。这也是该县实施民生改善工程的一个缩影。

灵台县高度关注民计民生,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年均占到总支出的三分之二,着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等实际问题。累计投资4.8亿元,实施了灵台一中、二中和东关小学新校区等重点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校舍27.8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5年累计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0153名;建成了县医院住院部大楼、皇甫谧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什字中心卫生院住院楼等一大批卫生基础设施项目,深入推进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累计为159.9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1.65亿元;全力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优质服务体系建设,人口自增率稳定在6‰以内;坚持以创业促就业,重视解决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753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持续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积极措办惠民实事,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6236户28万平方米,居民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同时,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和谐五星”创评等各个层面的文明创建,以加快皇甫谧针灸养生基地建设为依托,培育文化市场,壮大文化产业,成功举办了2012崆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皇甫谧文化园开园庆典和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暨《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扩大了灵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东风浩荡满眼春,跨越发展正当时。灵台县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200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在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着和谐之美。

城镇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走进灵台县什字镇,鳞次栉比的高楼,宽敞平坦的马路,干净整洁的街巷,舒适优美的休闲广场人声鼎沸,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显得分外美丽。近年来,该镇累计投资3.48亿元,实施了道路、供水、供电、排污、住宅小区、绿化亮化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城镇自来水、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和人均绿化面积分别达到了96%、92.6%、98.2%和2.7平方米。这只是该县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灵台县遵循“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方针,围绕改善环境,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加快推进县城建设、重点城镇建设和中心村庄建设,走出了一条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功能完善的城镇化建设路子,全县城镇化水平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达到了32.9%。

县城建设把老城区提质改造与新城区开发相结合,东扩西进,南北完善,实施“一带二城三桥四区五配套”工程。累计投资8.3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项,相继建成了荆山森林公园、灵台一中、东城区开发、达溪河景观带、城区亮化、街道提质改造等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建设项目,启动了规划面积达81.7公顷的西城区开发项目,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5.8%。小城镇规划也各有千秋,地处什字塬腹地、灵千公路沿线的什字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按照工贸型城镇定位规划,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密须故地百里乡以商周文化定位规划,建设商贸旅游型小城镇。重点小城镇累计投资8.33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6项,新建二层以上商住楼、教学楼和住宅楼146幢35万平方米,建成集贸市场13.6万平方米,硬化道路和地坪12.5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按照“一圆三模式”的要求,把新建改造、环境整治、生态绿化和新风养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打破村域界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实现了组团式建设、社区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全县集中规划新建新农村示范点97处,新建改建文明生态家园35220户,走出了一条具有灵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同时,县上不断加强城镇管理,完善城镇设施,增强集聚功能,引导工业入园、商贸入市、住宅入区,从建立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入手,制定出台了城镇管理的配套制度,积极开展“和谐五星”创评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教育培养居民的文明行为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日益发展的城镇建设给灵台县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众多的客商纷至沓来,近年来,全县累计招引项目96个,到位资金38.88亿元。

文化开发硕果累累

这里曾是周文王伐密筑台祭天慰民之地……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已发现仰韶、齐家文化遗址近500处,发掘文物近万件……

这里曾诞生过西晋医学家、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和唐代名相牛僧孺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这就是灵台县。灵台历史悠久,早在史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由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灵台县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文物大县,古商周文化和皇甫谧文化独具魅力,古灵台、明昌铁钟、密须国遗址和皇甫谧、牛僧孺、左丘明墓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出土各时代精品文物近万件。灵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2006年,“皇甫谧针灸术”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灵台县坚持把皇甫谧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强势宣传推介,大力挖掘开发,加快景点建设,延长产业链条,皇甫谧文化作为灵台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不断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中愈发光彩熠熠。投资1.3亿元,建成了占地总面积634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96平方米的皇甫谧文化园,内设皇甫谧生平史迹、文史资料和中医针灸3个陈列展馆,回廊内侧用浮雕手法展现皇甫谧生平及名人碑记。皇甫谧文化园以其气势恢弘的建筑、古朴的历史遗迹和独具匠心的布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文化景区,并被列为全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围绕皇甫谧文化保护研究开发,建办了《中国皇甫谧网》《甘肃皇甫谧网》,注册了“皇甫谧”中文域名,开设了皇甫谧文化研究论坛,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灵台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2012崆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皇甫谧文化园开园庆典、首届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暨《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皇甫谧》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奖并成功晋京演出,有效提升了灵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开发《皇甫谧遗著集》《碑林墨迹》等旅游纪念品11种,针灸针、拔罐器、药枕等旅游小商品10类110种,剪纸、刺绣、麦秆画等特色工艺品20多种,开通县内外旅游线路10条。

皇甫谧文化是灵台大地的文化内核所在,而商周历史文化则是灵台现代文明的源头。围绕商周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灵台县先后开发馆藏西周青铜器文物仿制品5种8类3400多件(套),印制《灵台碑林墨迹》2000套。重点开发了民间工艺刺绣、工艺彩灯制作、书画艺术品展销、麦秆画、青铜器仿制品制作等5类文化产品,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化也是民生,它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标志,而且起着十分重要的内在性、先导性作用。为此,灵台县提出了建设“文化灵台”的发展战略,就是以文化强县为目标,以建设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为依托,发挥优势,加大投入,突出特色,创新机制,高效整合,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壮大文化产业。“针灸之都、文化灵台”,将唱响更为开放、繁荣的盛世之歌。

新闻推荐

省卫生厅命名卫生行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报兰州讯(记者宜秀萍)近日,省卫生厅印发通知,正式命名全省首批7个卫生行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医德医风教育基地。2012年,省卫生厅在全国率先出台...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灵台:合力攻坚 推进跨越)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