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5日上午,国家亳白芍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启动会举行。该项目是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将推进亳白芍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亳白芍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会议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通知。国家亳白芍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制定和完善亳白芍育苗、种植、采收、加工的生产规范及质量等级等技术标准,推进亳白芍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亳白芍质量和产量,保护亳白芍道地资源的品牌价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谯城区十八里镇、十河镇、谯东镇、古城镇等乡镇,建立1200亩亳白芍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成核心区标准化种植基地6000亩,标准化示范区种植覆盖面积6万亩。
国家亳白芍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计划于2019年完成。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依靠增产和优质优价使示范区亳白芍由目前12000元/亩增加到15000元/亩,三年累计总增收可达2亿元左右。项目建成后,农户种植面积可扩大到6万亩,种植农户数增加到2万余户,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亳白芍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内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另据了解,亳州市一直十分重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先后申报1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其中省级示范区11个,国家级示范区3个,已有11个示范区通过目标考核,3个示范区项目正在创建中。这些项目覆盖了中药材、粮食、蔬菜、畜牧养殖、农副产品等多个领域。(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柳娜王知三,平凉民俗文化学者。他最大的特点是“文化扶志”、“奖掖后生”。他将自己出版的86部著作中的8000多册图书(价值20多万),慷慨赠送给了他的学生、朋友和图...
静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静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