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成为与岳飞齐名的南宋中兴名将之一。
刘锜出身将门,相貌俊美,声如洪钟,善于射箭。起初随父征战,有一次对着营门口的水缸一箭射中,待拔出箭簇后,只见水涌如注,刘锜从容弯弓又射出一箭,正好将原来的箭孔塞住,其射技精湛如此。宋高宗即位后,刘锜得以被召见,遂受到高宗赏识,派他至岷州(今甘肃岷县一带)任陇右都护。其时,西夏军队多次侵扰边境,刘锜就成了专门对付西夏的将领。在同西夏军作战时,他骁勇善战,夏人畏之如虎,其威名在西夏妇孺皆知。
据史载,“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后被任命为泾原路经略使兼知渭州(今甘肃平凉)等,在今陕甘一带多次与金军进行殊死的战斗。
后来,在宋金南北对峙、保卫江南半壁河山的战争中,刘锜屡屡率部粉碎金军的进攻,其中最为著名的战役是顺昌大捷。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主撕毁与宋朝签定的和平协议,向南宋大举侵犯。刘锜率军自临安(今浙江临安)疾驰顺昌,召诸将计事,都说:“金兵不可敌也,请以精锐为殿,步骑送老小顺流还江南。”刘锜凛然道:“有城可守,奈何弃之?吾意已决,敢言去者斩!”遂凿沉所有的舟船,表示不会带着家眷逃走,一定要决一死战。同时,刘锜还将家眷置于寺中,把柴薪积于门口,告诉守兵说:“如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敌手也。”他命令诸将分别把守各个城门,派侦察兵去斥堠,募当地人为间探。“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跃曰:‘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
当时守备一无可恃,刘锜在城上亲自督阵,在城墙上准备守城器具,在城外坚壁清野,构筑羊马垣。六日后,金兵游骑已涉颍河至城下,包围顺昌。刘锜先于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根据审问得到的消息,夜遣千余人攻金国万夫长韩常的部队,连战,杀虏颇众。不久,三路都统葛王完颜褎(xiù)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同时兵临城下,刘锜下令打开城门,金人却狐疑不敢近城。而刘锜则充分利用在城外所筑羊马垣和城墙,用破敌弓(机械床弩)辅以神臂弓、强弩(人力强弩),自城上或垣门射敌,射杀无数,敌稍却。刘锜又以步兵邀击,金步兵被赶入河中淹死者不可胜计,金骑兵被歼灭数千。围城第四日,金兵越来越多,移兵营到东村,距顺昌城二十里。刘锜遣敢死队五百人,趁电闪雷鸣的黑夜去劫营,金兵于是大乱,被打得晕头转向终夜自战,天明时敌兵积尸盈野。经过六天三次激战,刘锜击溃了金军的前锋部队。
金兀术在开封闻听此事,就治战具,备粮草,不七日即亲来顺昌。刘锜听说金兀术本人来了,就召集诸将商议。有人说现在已经屡战屡捷,应该见好就收,全军返回南方。刘锜叹道:“朝廷养兵十五年,正为缓急之用。吾军一动,敌蹑其后,则前功俱废。若敌人侵入两淮,震惊江浙,则平生报国之志,反成误国之罪。”面对强敌,刘锜决定智取,遂给部将曹成等二人面授机宜。随后,曹成便率部去迎击金兵,但未经几个回合,二人便假装坠马,被金兵俘获。金主审问时,曹成回答道:“刘锜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金兀术据此断定刘锜是一个声色犬马之徒,所以就未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直逼顺昌城外扎营,连绵十五里,只欲轻取。而这边刘锜也按兵不动,只是先派人悄悄在颖河中投毒,数日后金兵多数病倒,战斗力消耗大半。刘锜认为时机已到,遂与兀术大军接战,以枪标长斧的新战法,大破金军“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的“铁浮图”和“拐子马”(骑兵军),“弃尸毙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积如山阜”。“顺昌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役。
第二年,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江淮地区,高宗认为金兵一次惨败不足以挫其锐锋,乃诏各路大军于淮西以待之。金人攻庐和二州,当敌兵大举进攻时,刘锜据东关之险以遏其冲,引兵出清溪,两战皆胜。行至柘皋,兀术以铁骑十万分为两翼,夹道而阵,宋军将领杨沂中、王德、田师中、张子盖之军俱至,金人以拐子马两翼而进。各路将领采用顺昌之战的新战法,各持枪标长斧与之鏖战,敌大败。刘锜与王德等追之,又大败金兵于东山。此时,当金兵遥遥望见刘锜帅旗时,惊呼道:“此顺昌旗帜也。”随即抱头鼠窜。
刘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范,后被诏还京城。去世后,高宗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武穆”。孝宗继位,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
注:本文选自平凉市文联编纂“人文平凉”丛书之《春秋逸谭——平凉掌故选》
新闻推荐
学活动已是下午。本想回老屋住一晚,陪陪母亲,可临时接到电话,需立即赶回。 车到母亲住的小区时,我还是忍不住跳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给母亲带的水果和大米,走到屋门前
□任宏斌前几天,参加完故乡平凉一文学活动已是下午。本想回老屋住一晚,陪陪母亲,可临时接到电话,需立即赶回。车到母亲住的小区时,我还是忍不住跳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给母...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