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静宁新闻 > 正文

吕桂珍:巧手“绣”出“花”样生活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7-15 07:14   https://www.yybnet.net/

□郭惠民文/图

静宁县民间老艺人吕桂珍60多年嗜好剪纸、绣花,传承了民间最原始、最质朴的纯手工艺,也使她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誉满乡间的最美“绣娘”

满头银发、面容清瘦、三寸小脚、精神矍铄。这是吕桂珍老人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今年82岁的吕桂珍,1934年出生于静宁县界石铺镇四福村。她15岁时从四福村嫁到界石铺镇高堡村杨姓大户人家。老人育有3女4子,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家庭和睦,生活美满幸福。

据老人讲,她在七八岁就缠了脚,由于脚痛,做不了体力活,就拿出母亲剪的“鞋样”学做针线活,慢慢地就学会剪鞋样和窗花。9岁时,去舅舅家过新年,她穿着自己第一次独立做的绣有“花开富贵”精美图案的绣花鞋,得到亲戚们的夸赞。从那以后,不断有人寻上门来找她做绣花鞋,或剪窗花。到了13岁,她就成为闻名乡村的“一把剪”。出嫁时,母亲把晚清时期的传家宝——一把小剪刀作为嫁妆陪给了她。

“经常给别人做针线活,也给自己学了好本事。”至今,她对母亲教诲的话语记忆犹新。也就是在长期做针线活中,她掌握了手工艺制作技术,成为高堡村最有名气的“绣娘”。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的40多年时间里,由于吕桂珍针线活做得好,村子里很多人家出嫁闺女时都请她“赶嫁妆”,做绣花枕套,热心肠的她从没有拒绝过,更没有收取过手工费,时常还倒贴针、丝线、布块之类的小物件。

含辛茹苦供子女念书

吕桂珍剪纸、绣花在村子里出了名,她重视子女教育更是闻名乡里,被传为佳话。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吕桂珍50岁那年,丈夫突发急性病离她而去,留下5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两个大女儿已经出嫁)。从此,她风里来雨里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硬是撑起了这个苦难的家。

“丈夫去世后,我哭了整整10年,哭干了眼泪,停止了剪纸和绣花,一门心思地抚育儿女健康成长,想尽一切办法供孩子念书成才。”吕桂珍深情地说。

5个孩子个个都勤奋好学,大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甘肃教育学院,为4个弟妹树立了榜样;紧接着,二儿子考入甘肃省粮食学校,三儿子考入葛洲坝电力工程学院,四儿子考入甘肃政法学院,小女儿考入甘肃省警察学校,随后子女们一个接一个走上工作岗位,家境彻底好转。

“这10年时间是儿女们救活了我,救活了这个苦难的家。”老人感慨地说。

儿女们有了出息,吕桂珍老人的心态变好了,又重新拿起剪刀、针线,她要把生活的美好“绣”出来。

让“绝活”传承下去

2015年10月,小女儿润花带吕桂珍到崆峒古镇参观了平凉市民间工艺品展览,让她大开眼界,她没有想到剪纸如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商品,又有传承人,一下子让她坚定了传承剪纸艺术的信心。回来后,不到3个月时间,老人用小女儿买的彩色纸,剪出了《孔雀戏牡丹》、《石榴生子》、《三转脸》、《事事如意》等130多幅图案不同的剪纸作品,这些剪纸构图巧妙,剪法细腻,工艺精湛,令人叫绝。

采访那天,吕桂珍老人拿出珍藏了60多年的有些泛黄的200多幅剪纸作品,40多件纯手工绣花枕套,让笔者观赏,一边动情地说:“我这个人一生就是这么个嗜好,爱了一辈子‘花\’,剪了一辈子‘花\’、绣了一辈子‘花\’,育了一辈子‘花\’……”

老人表示:在有生之年,她要把剪纸、绣花的民间纯手工艺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现场督办第82号代表建议

...

静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静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打假保春耕2016-03-14 19:19
猜你喜欢:
评论:(吕桂珍:巧手“绣”出“花”样生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