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静宁新闻 > 正文

致富路上“牛”劲足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4-27 17:53   https://www.yybnet.net/

□李娟淑武瑛

前不久,静宁县古城乡西岔村村民张永红以14000多元的价格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牛。老张拿着一沓子百元钞票,高兴地说:“不用出门打工,在家养牛一样能挣大钱。”

古城乡西岔村境内沟壑纵横,自然灾害频发,因为是纯山区,所以旱灾尤为严重,加之当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生活一度甚为困难。

而全村惟一充足的资源就是2948亩耕地,历来以种玉米、洋芋、紫花苜蓿等传统农业和饲草为主。2012年西岔村有幸得到静宁县养护站的帮扶,该站根据西岔村的优势特点,精准制定了通过发展养牛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帮扶计划。

如今养牛已成了西岔群众的主导产业。和张永红家一样,村民张随兵家养了12头牛。他告诉记者,一年下来不出门,买几头牛就能挣个七八万元。

张随兵边和妻子粉饲料,边指着身旁堆积如山的玉米秸秆说:“有了这些,养牛就不怕了。等两头怀孕的母牛产下牛娃,家里就14头牛了。忙是忙了些,但经济效益真的好。”

“以前,家里老人多病,居住条件差,负债多,经常有人来家里催账,那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通过养牛,我把房子翻修了,还买了四轮车跑运输,生活好多了。”张随兵说。

像张随兵这样通过养牛修了新房,买了新车的村民不在少数。目前,西岔村养牛户占了总户数的65%,存栏数为2319头。

站在标准化牛棚里,村民常志忠指着一头皮色光滑、个头肥硕的牛犊高兴地说:“你们看我家这头夏洛来牛娃漂亮吗?今年,两头老牛还会产新品种牛娃。”

据了解,该村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大力引进夏洛来、梨木站、南得温等喂养周期短、增肥快、经济效益可观的新品种牛。2016年,村上新增高标准养牛大户20户,新品种牛娃100头。

村支书柳玉财当了30年的村干部,60多岁的他原本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如今,却到处为群众奔走,争取养牛资金,大力推广养牛新技术。“我们要把满山遍野的草,通过养牛,变成钱,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柳支书说。

柳支书指着村里6.4公里平坦的路告诉笔者,这条路是去年县养护站帮扶修建的,它改变了村里过去无路可走的现状,最重要的是能让畅通无阻的汽车把牛运出山卖掉。

自从养护站与西岔村接对帮扶以来,该站干部杨文吃住都在西岔村上,认真地为村里制定各项发展计划,争取资金,组织群众修路,压排水管道,邀请技术人员培训养牛技术……他告诉笔者,当初大家帮助西岔村发展养牛业脱贫致富的路子选对了。

新闻推荐

“五学”结合强党性服务发展争先锋——访静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麒军

...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诚实守信在心间2016-04-29 17:53
猜你喜欢:
评论:(致富路上“牛”劲足)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