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静宁新闻 > 正文

朋友圈的静宁教育:点赞!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5-07-23 22:00   https://www.yybnet.net/

白晶莹 杨叶 张彦锋/文张启新/图

“甘肃有个静宁县,声名鹊起美名传。不说苹果有多甜,单说教育不一般。高考上线三五千,全省探花他姓韩。还有文屏教育园,绿树成阴楼成片。教学改革敢为先,大小学校建社团。德智体美齐发展,家长学生尽开颜。”

2015年高考成绩刚刚公布,一则微信开始在静宁不少人的朋友圈内疯传,除了以上文字,还配上了文屏教育园、学生活动以及新鲜欲滴的红富士苹果的照片,发微信的这位还不知道从哪里挖出了全省高考理科探花、静宁一中学生韩储银在毕业典礼上英文演讲的视频,不少人转发时纷纷点赞。

事实上,从这则微信上,可以看出静宁普通老百姓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以及取得成绩时他们的欢喜。这些成绩的背后,更多的却是静宁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力打造县域名片和建设“教育强县”进程中的无限执着和不懈努力。

“加大投入”和“力促均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静宁县在5年前就确立了“城镇带动农村、高中带动义教”的教育均衡发展思路。从2010年起,先后在城区新建实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西城区、东关、西岭、高城寨等幼儿园共6所学校;改扩建静宁三中、高城寨小学、东关小学3所学校,改办西关幼儿园1所。特别是2012年,为切实解决城区学生入学难问题,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强烈需求,又启动了文屏教育园建设。

2014年秋季,随着文屏教育园部分投入使用,静宁县出台了《关于调整城区中小学校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静宁二中完成整体搬迁,文萃中学开始招生,城关初中改建完成,阿阳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城区初步形成1所职中,3所公办高中,3所初中,8所小学的布局,高中、初中、小学均按每班不超过50人的标准编班,教学设施、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基本达到均衡。

在积极改善城区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实施校安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全面改薄等项目,农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2014年,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办好农民家门口学校。通过实施小班化教学和乡镇教委辖区学校间联校走教,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从“保运转”向“小而强、小而优、小而特”发展。细巷乡米岔小学、仁大乡西张小学和八里镇靳坪小学等一大批农村小规模学校异军突起。

被称为“夫妻学校”的仁大乡西张小学校长周昊对此深有感触,学校没有专业音体美教师,实施“联校走教”之前,这些课程全靠周昊的妻子——张东霞老师通过碟片、电视等现学现教,现在每隔两周,教委就会派中心小学专业音体美教师来学校授课。“学生终于能接受正规的音体美教学了。”周昊说。

除此之外,静宁县加大了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幼儿教玩具的配套。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更是敢为人先,超前投入。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4500多万元,为中小学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126个,配备计算机4300多台, 建成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850个,全县有19所中小学实现了普通教学班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为城区7所中小学各建成1个自动化录播教室,通过静宁县教育资源云平台,面向农村各中小学同步上传、共享优质课视频资源,为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刚刚在静宁召开的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作为“国扶贫困县”的静宁县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就,让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等领导和与会代表感叹不已。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合理配置、科学建设”

“在教育生产力诸要素中,教师是最活跃的因素,起主导作用,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必须放在第一位置合理配置、科学建设。”静宁县教育局局长赵宏军说。

自2010年以来,静宁县通过签约引进、全省民生实施就业项目考录、特岗和“三支一扶”招考等形式,共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1400多名,其中免费师范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占有相当比重,为全县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另外,科学高效的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又一重要抓手,在确保“国培”、“省培”计划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静宁县按照“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近三年,先后派教研员、学校管理人员、骨干教师2000多人次赴山东、江苏、山西等课改先进省份“取经”;同时邀请江苏洋思中学、山西太谷二中、西北师大附中等课改名校的名师来静宁传经送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静宁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县教育局启动了“333计划”,打算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选取30所学校,培养30名优秀校长;结合评选300名教学新秀和300名教学标兵,培树一支具有引领、示范、带动、助推作用的领军人才,促进全县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目前,一、二期短期集中培训已初步完成,培训成效初步凸显。

刚刚结束的“萤光支教”乡村教师培训活动中,上海各教研机构和名优学校的专家为静宁县中小学校长、英语教师开展专题培训10场。红寺教委赵初初老师说,自己参加工作不到5年,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让自己增长了见识,为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改变课堂,从推广“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开始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是静宁县在学习借鉴江苏洋思、山西太谷等教学改革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县教科所组织教研人员对全县新教学模式进行提炼整合而成的具有本土特色、适合静宁教育实际的教学模式。

经过反复论证,2014年秋季学期,该模式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9年级开始推行,县教育局采取行政推动、领导行动、片区联动、教研带动、督导驱动“五动”措施,通过对教师分片区进行理论培训、片区联动会、促进会、现场观摩会、全县课改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有力促进了该模式在全县课堂中的运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高中课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各校都能结合本校高考备考文化,积极探索创新,拓展“培优补弱”理念,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家长问卷、对象生成绩跟踪分析、实行对象生“领养”制、团队合作等。通过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强化了学生语言表达和面试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使高中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2015年,静宁县高考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全县二批本科上线人数达2688人。上线率为35.5%,比去年增加3.9个百分点。静宁一中的韩储银以674分的喜人成绩成为全市理科状元、全省高考探花。

社团、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助推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走进静宁任何一所学校,不论是数千人的大学校还是几十人的小学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学校独一无二的校园文化和“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

2014年,静宁县教育局确定了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突破口的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强调组建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坐落在文屏山下的文萃中学,“崇文、尚德、萃思、致远”的校训镶嵌于校门口照壁上,校园内苍松翠柏,映衬出一份清幽淡雅,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学校才运行一年时间。校长牛国喜告诉记者:“学校的好多树木都是从全县各学校疏株移栽而来,有些树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些移栽的树木,其实是一种教育文化的移植与延续……”

静宁三中匠心独具,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将古成纪伏羲文化与学生读书林设计有机融合,学生徜徉其间,便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先祖灿烂的文化和无穷的智慧。另外,学校组建了民乐队、墨艺小舟书法社、剪纸、“山中风”文学社、养德武术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通过活动,陶冶了学生道德情操,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跟静宁三中一样,以实验小学、威戎小学、细巷教委为代表的各单位,纷纷着眼于促进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校传统优势,采取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展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让县教育局确立的师生人文素养提升活动对接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路落到了实处。

“去年,我们学校组织了初三优秀学生去了浙大,听说今年也要组织,这次去的是北大和清华,我也要报名参加!”提起游学活动,阿阳实验学校蒋钊一脸兴奋地说。

采访结束时,突然记起静宁县教育局正在举办的“魅力校园·快乐暑假”全县师生摄影大赛。据了解,本次活动参赛作品要求突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随后,入围作品将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让师生参与评奖。我们期待着,再一次为静宁教育点赞!

新闻推荐

服务三农“四融”平台让甘肃农民告别“买卖难”

本报讯(通讯员王永峰吴鹏)此时,正是甘肃省农副产品进入购销旺季,陇原大地一派丰收景象。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农民因为有了“四融”平台,不再为“卖难”犯愁。“进入10月苹果快熟了的时候,我就在手机上...

静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静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朋友圈的静宁教育:点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