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传真】干部下访成常态
本报通讯员 李高强
“李工作组,咱村临国道的房屋破破烂烂,该改造了吧?”“小李,这几年光阴好过了,就盼着有个新村规划,让大家伙搬进新房。”……3月底的一天,静宁县界石铺镇高堡村村头,村民见到驻村干部李敏,都主动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表意见。
“慢慢说,让我记一下。”说着,李敏掏出随身携带的干部下访手册,把群众意见一条一条详细记了下来。“大家反映的情况,回去后我将原原本本向镇里汇报,同时也透露一个好消息,镇里已经衔接项目,准备实施高堡村临街房屋改造,大家就放心吧!”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界石铺镇结合农村工作特点和乡镇干部履职方式,(转3版)
(接1版)变以往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走访问计,部署开展以进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和干部走访、领导下访、问题回访为主要内容的“四百三访”活动,组织87名乡镇干部进村下访、入户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1219条,梳理干部“四风”、产业调整、基础改善等问题152条,集中研究会办、即知即改解决、公开承诺实施,及时办理了22件群众关注度高、受众面广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到了变化、见到了行动。
“通过干部下访,以诚心听真话,既听到了群众的真实心声,也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我们将一直坚持下去,让下访成为干部的行为自觉。”界石铺镇党委书记马斌说。
新闻推荐
静宁县葫芦河首届书画展展出作品109件5月1日,静宁县葫芦河首届书画展展厅几名书法爱好者观摩学习展出作品。本次展出由葫芦河书画社承办,展出作品109件。本报记者张子恒...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