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 安 通讯员 黄海峥
“在社区‘民族之家\’的帮扶下,我们办了医保,还得到了民政救助和大病救助,家庭困难缓解了许多。”日前,梧州市万秀区城中街道民主社区居民谈以文说。近年来,民主社区倾力打造“民族之家”,以“家”的理念服务少数民族居民,打造民族和谐大家庭。
前不久,谈以文的小儿子生了重病,让这个原本就困难的低保家庭雪上加霜。民主社区党支部和“民族之家”工作人员得知后,多次上门慰问并帮助她小儿子申请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补助,真情关怀让谈以文倍感温暖。
据介绍,民主社区居住着侗、满、瑶、壮、蒙古、土家等8个少数民族共196人。为了更好地服务各民族居民,2010年民主社区成立了“民族之家”,坚持少数民族家庭必访、病重住院必探、生活困难必帮、重大活动必邀四原则,把温暖和贴心服务送到少数民族居民的家门口。
“民族之家”有三件宝:一张爱心联系卡、一本民族宣传手册,一期“民族之家”简报。这“一卡一册一报”是居民联系社区,了解民族政策,关注“民族之家”发展的重要窗口。在开展工作中,“民族之家”与社区民警、民政、劳动保障“三联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从未发生过因民族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2014年和2016年,民主社区先后荣获国家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民族之家”还不断完善“同心书屋”、电子阅览室、健身室等公益设施,定期举办文艺演出、道德讲堂、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社区每逢重大节日都邀请我们参加演唱会、美食节等活动,让我们感到很温暖。”社区土家族居民彭武化说。
“把少数民族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为少数民族居民做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家的温暖。”民主社区党支部书记余家敏说。
新闻推荐
又是一个周末,我独自走在老街上。时临暮冬,冬天耍起了北风,游人不多,是正好的清静。我边走边看。老街的楼房,斑驳的外墙忽明忽暗,布满岁月的斑点。一些墙壁被刷上了油漆,像旧衣上缝了些补丁,似乎显得不太...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