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民心水”流进农家院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11-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罗保虎

迎着冬日的暖阳,笔者来到泾川县红河乡东庄村。在该县人大办公室驻村干部脱宏伟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盘行3公里,若隐若现地出现了几户人家。“这里便是东庄村的老君湾社。”脱宏伟说,这座半山腰上,还有赵湾、石家湾2个社,一共住着83户326口人。

走进69岁的脱守锐家,他正忙着给入水管道绑草垛。他说:“已经立冬了,得做好保暖措施,不然过几天管道冻了,吃水又成难事了。”

脱守锐告诉笔者,他家原来住在深沟里,吃水要到泉里去挑,来回一趟得一个多小时,有时天旱了就没水了。2012年家里修这院地方时正值夏季,由于用水量大,就在门前挖了个坑收集雨水。

“从沟里搬上来后,要到3公里开外的镇原县屯字镇上孙村拉水吃。”他说,像他家没劳力,就雇个车用大水罐一次拉够一年的,回来倒在水窖攒着吃。水倒不贵,一大罐7块钱,但拉一趟运费就得25,这样算下来,一方水投到了30元。说起以前的难肠事,脱守锐连连摇头,他说,他这辈子就没有为吃水的事消停过。

同行的东庄村村委会主任脱金奎说,住在山上的人家都有2眼窖,一个是清水窖,积攒一年吃的水,时间长了,水质也不能保证;一个是雨水窖,收集的雨水用于洗衣服和牲畜饮用。以前一些年龄大的人,夏天吃房檐水、冬天吃雪水也是常有的事。2012年双联行动开始后,东庄村被确定为该县人大常委会和人大办的联系村。经过几年的帮扶,目前这个村建起了蔬菜园区,新栽山地果园1000多亩,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三湾群众的吃水难题,县人大想着依托易地搬迁政策,将山里群众搬到川里去。但搬下去后,种地又成了难题,对于搬迁的方案最终因为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意而搁浅。

为了彻底解决三湾群众的吃水难题,泾川县人大经过和镇原县人大多次协调,决定从屯字镇下孙村引入自来水。

今年,该县筹资38万元,布设管道22公里,将自来水接到了每户群众的家里。

“接口费一分钱没收,只掏了400元的材料费。”脱守锐笑着说,现在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哗地往出流,再也不用为吃水的事发愁了,而且一方水只要4块钱,成本比原来省了7倍多。

“民心水”流进了农家院,大伙儿打心眼里高兴。脱金奎说,几辈人的头疼事解决了,他们现在可以一门心思地务果园、搞发展了,小康日子也离他们不远了……

新闻推荐

安定:反恐巡防民警在行动刘兴功纪彦斌

在安定街头,不管是烈日当头或是细雨绵绵,不管是晴空万里或是星光点点,总有一个貌似帐篷的机器,头上闪着红绿两种灯光,白天黑夜的在移动,群众见了安心,罪犯见了恐惧,这就是我们安定反恐巡防民...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除却花开不是真2016-11-22 00:00
猜你喜欢:
秋日里的思绪2016-11-03 00:00
评论:(“民心水”流进农家院)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