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黄土窑”变身记

来源:平凉日报 2016-10-2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徐青

几天前,上海的王女士回到泾川县王村镇老家休假。正逢周末,她带上女儿,约出几个老同学,赶到40公里外的玉都镇下坳村,专程参观别具特色的“乡村记忆体验园”——黄土窑。

“这是过去人们打粮用的竹筛,这是耕地用的木犁,30年前,咱家乡的人基本家家户户都用这些生产生活工具……”王女士和同学一边参观,一边给小孩兴致勃勃地介绍窑洞里的这些老物件。她说:“过去窑洞是很多人的家,承载着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窑洞冬暖夏凉,我们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位于地坑里的这11孔窑洞一字排开,窑口都用青砖加固,上面还挑着灯笼。每个窑洞入口处都是土炕,墙上贴着以前的年画。这些窑洞,有的土炕连着锅灶,后面摆着曾经的锅碗瓢盆;有的摆着装粮食的“筒”、斗子;有的里面还安着老石磨,供游客体验做豆腐……

“这11孔窑洞曾是村里5户村民的家。”村支书赵义平介绍,按照“记住乡愁、回归自然”的思路,玉都镇发动全镇各村群众,捐集了300多件(个)保存完好的民间生产生活用具,并遵从传统农家家居布设习俗进行了陈列,因此园里每孔窑都以各村的村名命名。

“乡村记忆体验园”建成后,邻乡丰台镇曾经经营果库生意的赵泾涛便来到下坳,投资20多万元办起了农家乐。他说,之前去过陕西袁家村等地参观过,觉得发展乡村旅游业很有前景。

下坳黄土窑的“变身”,只是泾川县众多黄土窑“变身”的一个缩影。如今,泾川县西王母宫山下、田家沟景区、党原镇城刘村、泾明乡白家村等乡村旅游目的地,都有黄土窑“变身”的影子。这些“变身”后的黄土窑,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更把当地独有的黄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等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新闻推荐

第六期“平凉好人榜”发布

本报讯(记者张振)日前,市文明办发布第六期“平凉好人榜”,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上榜。他们是:年荒山造林上百亩的华亭县马峡镇蒋庄村“种树...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让魅力永靖更美丽2016-11-25 00:00
评论:(“黄土窑”变身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