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驻“家”队长扶贫记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9-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卢姗

平凉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基金稽核科,到泾川县的贫困村来当扶贫队长,杨鹏亮见证了一个贫困村的巨大变化,经过近三年的驻村生活,飞云镇南庄头村已经成了杨鹏亮的第二个家。

“小杨,咋还不回来吃饭?”练改玲打电话催促。从2014年双联驻村开始,练改玲家就是杨鹏亮的饭点,说起跟自己大儿子一样年纪的“领导”,练改玲满脸笑容,“就是自己家里人,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

初到南庄头,没有任何农村生活经历的杨鹏亮分不清谷子和糜子,对农事生产更是一窍不通。他天天问慢慢学,看到有人做农活就主动上前攀谈,特别是他走在路上经常询问村民家里有啥困难并尽力帮助,渐渐地村里12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落实了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11户缺劳力致贫户也有了低保救助,孩子上学的助学贷款,家有困难的生活救助都办了下来,他办实事的作风打动了群众,大家都认可了这个“新村民”。

南庄头村处于沟壑地带,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主导产业发展缓慢。杨鹏亮为村里发展订下了补基建,育产业的总体思路。两年多来,从双联帮扶全村覆盖到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从物资补贴到技术帮扶,从劳力培训到基建升级,杨鹏亮一点一滴的工作为南庄头村实现精准脱贫打下了基础。

扶贫先扶智,杨鹏亮详细了解了村民的培训意向,为有外出务工意向的村民进行了劳务技能培训,为想依靠产业增收的村民请来了市果业局的专家进行技能培训,还邀请了德国果树专家为村民讲解最新的果树培育技巧。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村上还成立了南旺果品专业合作社。

走在村里杨鹏亮始终不忘自己的老本行,人社局工作的他各种社保政策烂熟于心,见到村民总会多叮嘱上一句社保的兜底作用,村里群众也经常会问他外出打工的孩子怎么交社保,杨鹏亮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

修路时路边排水渠阻塞,更逢连夜阴雨,杨鹏亮担心附近住户内涝,守了大半夜,又专门调来抽水机工作到晚上三点排除了险情。

史新军一家住的窑洞低于路面近三米,每次下雨杨鹏亮都挂念着他们一家的安全,总是要过去看一眼。但是在修小康屋移民安置时,史新军却以没钱为理由拒绝了杨鹏亮的提议,杨鹏亮跑了好多次,一点点掰碎了讲政策,终于做通了史新军的思想工作。小康屋一修起,史新军就十分感谢杨鹏亮:“真没想到我家这样的光景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谢谢你一直给我做工作。”

下一步,杨鹏亮打算在村里成立扶贫互助资金社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帮助村民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还要继续进行富民产业培训、劳务培训,帮助群众早日脱贫。

新闻推荐

陇东石窟长廊千年古道的尘封往事

众人大多关心陇东南、北石窟的悠久,很少关注连接两窟之间的一条长约45公里的古道。此道当年恒通,车水马龙,香客商贾往来不绝。方圆百里,是沙门僧众、施主、香客、高人信士敬仰的“香积国”,...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创优环境促发展2016-09-20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驻“家”队长扶贫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