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苏州人的心目中,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平江之名始自宋政和三年(1113年),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碑刻《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虽和古城一样经历了近千年沧桑,但平江路仍幸运地保持了旧时疏朗淡雅的面貌。置身“小桥流水人家”的老街,仿佛时光已经倒流,沿河弥漫出去的,是充满烟火气息的世俗风情画。
如果喜欢体验在老城区穿街走巷的乐趣,那么在平江路两侧的小巷里随处都有惊喜。丁香巷、大柳枝巷、大儒巷、花萼里、丽姬巷、悬桥巷等,每一条巷子都能牵出一个生动的典故,而单是念叨这一个个巷名,便会让人心底泛起温柔的涟漪,在沉睡了的那页历史中,飘散出了人物和故事的清香。历史上不乏有人功成名就后在这里觅一安静的小筑作为归依的例子,纵深逶迤的小巷里弥散的是静谧、深藏不露的书卷气。
小巷两侧错落地居住着平常老百姓。一座座粉墙黛瓦的苏式住宅鳞次栉比,粉墙因为年久而色彩斑驳,黑白之间有着悠悠岁月的纹理,行于其间不禁使人生出走入时光隧道的错觉来。曾经每一座老宅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而如今看到的是一幅幅宁静安详的画面:女人沿着河岸在水里洗衣服,垂钓的老人悠闲地抽着烟,还没退出历史舞台的老虎灶、太阳底下的笋干黄豆,鞋子和热水袋等晒在多杈的竹竿上,这种竹竿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节节高”……随意走几条巷子,便会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感悟。
平江河上的桥很多,其中不少座桥都可以在《平江图》上觅到它们的足迹,足见其历史之悠久。拱桥畔有一段供人休息的木质长廊,旁边紧挨着一座小巧玲珑的六角亭,附近的居民在亭子下闲话家常。沿着平江河常有老树与古桥相伴,或是新叶翠意喜人,或是春花娇艳芬芳,有了粼粼波光的衬托,显得更为动人。
如果说桥是平江路的灵魂,古井则是它的眼睛。今天的平江路还能看到三口古井,其中一口叫作“百斛泉”,凿于清光绪戊申年,井水依旧有人在用,洗菜、洗衣服,这些活着的古井向人们展现着古巷文化的清清文脉。
(据中国旅游网)
新闻推荐
平川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切实加强风险防控,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