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泾川地坑院:黄土地上的文化符号

来源:甘肃日报 2014-05-16 08:08   https://www.yybnet.net/

泾川地坑院:黄土地上的文化符号

富有陇东黄土地特征的地坑院,每面窑洞数一般是单数,三只或五只,不排成双数。这与人类始祖三皇五帝排位,以及古代西王母宫殿、庙堂和后代官府、衙门公房的建筑排列单数之俗有关。

窑洞的墙壁成了孩子们的涂鸦板,过去泾川农村孩子的启蒙教育大多从窑洞这面墙上开始。

升腾的火焰传递的是历史的符号。由于天然气、煤气炉的大量使用,窑洞厨房也将走向稀缺。

童年的印记充满地坑院的味道,对黄土地上的孩子来说,那是一段最纯真美好的回忆。

放农具的窑洞,通常在较偏的地方,过去农民家庭没有多少家什,简单而一目了然,不外乎一些粮食、农具、衣物或坛坛罐罐等。

斑驳渗井里的倒影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泾川是西王母发祥地之一,远古西王母文化遗存的民俗事象,在泾川一带广为承传,地坑院民居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地坑院是“穴处”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泾川先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黄土地上,抗寒避风,依山傍水挖窑洞居住,世代劳作、繁衍、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记载,这些窑洞千百年来佑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休养生息,生老病死,世代沿续,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文化符号。在聚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今天,地坑院曾经的文明,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一种不朽的黄土精神。

泾川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从远古至今,这片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土层坚厚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取土为墙,建成了既安全又经济实惠的窑洞。据考证,窑洞的发现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距今约5000年历史。

地坑院窑洞具有建造工序简单,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耐久防震、安全隐蔽等优点,曾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这种居住形式逐渐被砖房、楼房等代替,但其独特的魅力依然令人回味。对地坑院情有独钟的泾川县庙李村老支书贾元明介绍,地坑院建设非常科学合理,在平原地带,无山崖的情况下,人们建窑洞就地取材,在平塬上挖一个四方形地坑,一般深为8—10米,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根据地形水路而定。在正面挖三只窑,中间大于两侧的,砌窑肩时,下部安门窗,门上口至窑顶半圆处,开个高窗眼,透气通风。住人的窑一般开一个高窗眼,若存粮或做厨灶,必开两个下大上小的高窗眼,既通风空气流畅,又在夏季开敞不返潮。侧面对称两面各挖两至三个窑,住人、推磨、养牛、放农具。侧窑中间,一定要打水井。地坑庄院中央,必挖一个渗坑,雨天靠渗坑把院中的积水渗入地下。下院及边角,还挖几只小窑,养猪鸡,作厕所。一般地坑院的坑上边,都有1—1.5米高的小墙,一可防挡人畜失脚落坑;二可堵挡风尘卷入地坑,雨水不能流下地坑;三起防卫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窗明几净、舒适洁爽的楼舍逐渐替代了窑洞,许多地坑院已被闲置或废弃填埋,留存的越来越少,居住人的就更少了,只有一些老人怀着一种情结居住窑洞。未来,地坑院将会成为历史,寻觅过去,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幸运的是,泾川县委、县政府已经着眼文化传承保护,对一些保存较好的地坑院已经挂牌保护,并发掘文化内涵,用于历史研究,发展旅游。本报记者 张子恒

新闻推荐

【建设美丽乡村】众手托起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众手托起美丽乡村众手托起美丽乡村本报记者惠程华盛夏,泾河两岸,麦浪滚滚,生机盎然。记者行走在麦香四溢的田野上,一幢幢农民新居映入眼帘,一条条硬化村道纵横阡陌——泾川县统筹城乡...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风的话 □ 家 村2014-06-17 18:19
驶向春天的列车2015-04-22 14:41
评论:(泾川地坑院:黄土地上的文化符号)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