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老戏老演老演老戏 传统文化是智慧之库

来源:兰州日报 2018-11-04 03:25   https://www.yybnet.net/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迅快向前发展的今天,传统戏曲剧目或称作“老戏”“旧戏”及其“折子戏”的演出仍然是我国人民群众特别是城市农村乡镇居民基本人群中很有文化影响力的生活内容。

很有一段时间我们对“老戏”的演出颇有微词,称之“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甚或认为是一种“落后”“封建”之态而着力倡导“新戏”“洋戏”,加上某些文化领域和演艺圈中时隐时现崇洋媚外审美观作怪,“老戏”受到不少冲击,甚至连“老戏”的基本载体——剧团(特别是县级专业剧团)多被消减或解体。这是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出现的另一种生活真实,应该再度考量。让“老戏”新演是对的,目的是“出新”,多出些新剧目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但为什么今天实际生活中仍旧是“老戏老演”且“老演老戏”呢?这就很值得玩味。

甘肃驰名的文化品牌——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参赛的“老戏”在往届活动中一直很多。就拿日前在平凉举办的第五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来说,入选的传统折子戏有50多个,共演出9场,与8台大戏比肩,占总演出场次的一半还要多,真可谓“雄踞半壁江山”。而未及入选的“老戏”“折子戏”还有不少的数量。就在本届大赛演出的主会场之外,组委会还着意开辟了多处演出点,天天演出,绝大多数剧目仍然是当地剧团的“老本戏”“折子戏”,观众人头攒动,很是叫好。戏迷可是场场不落地前来观赏,过足了一把戏瘾,很有审美获得感。

改革开放以来,戏曲传统戏自然也在变革中。有学者早就认为传统戏曲是“夕阳艺术”,言下之意即“快要灭亡”。也有专家比较理性地提出“老戏”存在的积弊,大致有这样几点:传统戏曲所反映的封建等级观念、封建道德观念与新时代新型道德准则有冲突;传统戏曲所反映和体现的保守、复旧心理与当代开放社会进步、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有矛盾;类型化、模式化审美形式与个性化、多样化审美需求有矛盾;建立在封健小农经济农业文明基础上的艺术节奏因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决定的现代审美心理有矛盾;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与凝滞、僵化的艺术形式之间有矛盾。戏剧家们意识到传统戏曲存在的这些问题,于是皆尽所能创作出许多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等等奖项的新创剧目,体现了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三并举”方针的正确性和其应有的社会意义。但时至今天,人们仍然感到眼前“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古旧的传统戏依旧我行我素,大行其道。

实际上,传统戏曲艺术的演出之所以在今天的戏剧赛事活动及平常的演出市场中依然踞有“半壁河山”,原因至少有如下几点:

1.传统戏曲虽然与新时代在某些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但至今流传下来的许多传统剧目不论是大本戏还是折子戏依然具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生动而恒久的生命力。崇尚生命、彰显正义、尊奉德性、提倡孝道、敬重英雄、讲求友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等等,仍然是现代人提倡和所应该继承的文明精神。秦腔剧目至今存有2400多本,各地剧种剧目的总和也要上万本,而有害的“老戏”早已在实际生活中消失。现在流布于民间的“老戏”依然有其传统“正能量”,故而依然存活着,日复一日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传统戏曲是世界艺坛独一无二的艺术类种,是一种泛美的艺术体系,在写意性、综合性和程式化上代表了东方戏剧的本质特征和我们民族美学个性。这是雄厚的文化资源与智慧之库。在许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人们又在反观自己的民族艺术,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与舞台表现样式,使它更加兼容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更加拥有唱、念、做、打(舞)及舞台科技呈现的丰富表现手法,并以诗的节奏、音乐化的旋律作为统领,实现了诸多元素的和谐统一。我们不断开放的生活仍然情愿接纳自己古老而又变化着的民族艺术。

3.中国传统戏曲从来没有受过欧洲戏剧古老三一律的影响,它在突破生活局限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喜欢在自己的舞台上“无言不韵、无动不舞、无声不歌”,超然地吸收各种艺术营养以丰富自己,极大地活化剧目的主旨内容,并且每每“以文化人”“以美动人”造就着它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与观众。传统戏曲乐善好施,不急不躁,潜心进取,随遇而安,“困难时停一停,顺利时进一进”,心甘情愿与它的“从业者”和审美群体苦乐由之,共同与时俱进继往开来。“老戏”就有这样的大度、韧劲和亲和力。

4.传统戏曲有着明显持久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性。戏曲诞生的千百年来与各地的基本人群生活紧密相融,明白支出与收入的市场规律,敢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果;主张戏就是比拟的,虚拟的,感化人并娱乐人即可,而且简约易行,“戏跟人走”,走到哪就能演到哪,讲求“角儿”的魅力,不追求“假大空”,不搞什么“大制作”。所以说,能经常流动起来的戏就是可以保留下来的戏,这才是大智慧。许多年来,有不少“大制作的戏”,动起来就得上百万,道具几辆加长到12米长的康明斯大卡车也拉不完,那样的戏造就了多少“舞台垃圾”,而戏却转瞬即逝,无人问津。传统戏曲在院团走上企业化的改制中反倒有着先天“经济”的本能优势。

请注意在本届大赛中,像天水田芳的《破洪洲》、漆金喜的《白逼宫》,陇南车虹娇的《四贤册》,定西王永州的《杀驿》,平凉鱼亚琴的《杨七娘》,兰州何应虎的《访鼠》、晁花兰的《打路》、王新的《挂画》,“梅馨”公司宋少峰的《钟馗嫁妹》、权燕婷的《三娘教子》,“省京”马强的《法门众生相》、潘钰的《荒山泪》,华亭姬亚宏的《徐策跑城》,张液卢皎弟的《叫画》、何向红的《杀生》,“省陇”谭强的《汉宫惊魂》、邵炳德的《界牌关》,庆阳舒朵朵的《昭君出塞》、钟声的《龙宫借宝》,“省秦”雷小均的《拷寇》、高二强的《金沙滩·点将》、郭峰的《寻亲》等等传统剧目均是以往剧团和现存院团及民间剧社反复上演、不断承传的优秀剧目,它们的确具备上述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和优长,由中青年演员演出就显现着它的生命力。

正因如此,“老戏老演”且“老演老戏”成了各地院团传承原汁原味戏曲艺术的必经之路,成了“下笨功夫,大智若愚”出尖子演员的必经之路,成了广大基本观众鉴别剧目与“角儿”的“试金石”,也成了考验各地院团传承优秀文化的综合水平和参与赛事活动的资质基础。四年前,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文件,从国策高度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文化定力。传统戏曲艺术再度受到人们的理解与关注,它更加活力四射,走进城乡,走进学校,守护和发展我们的精神家园,也坚定而频繁地走向国际社会“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大潮之中。

我们欣喜地感到红梅奖大赛的气场,“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再次体现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社会价值,也体现了甘肃各地戏曲人才执着地继往开来真实向好的发展现状。

□严森林

新闻推荐

华亭:王宁宁带队督查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10月17日,由华亭县县委常委王宁宁,副县长刘小平,县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涉及华...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戏老演老演老戏 传统文化是智慧之库)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