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我的精神粮仓

来源:平凉日报 2014-12-20 18:51   https://www.yybnet.net/

□崆峒樵夫

与《平凉日报》结缘,是我今生最美丽的际遇!

1986年6月,我从庆阳师专中文系毕业,被组织分配到平凉一中任语文老师,那时正值青春年华,无忧无虑,胸怀着报国济民的理想,真正是“兴发想下海、诗狂欲上天”。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几个热血青年,发起成立了“青春沙龙聚会”,市区几个单位的几十个青年人,聚会在原韩王府故地,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激扬文字,粪土社稷,其乐融融。正是在这次聚会上,我发现了《平凉报》那隽秀的身影。那时的《平凉报》才复刊不到两年,是四开小报,容量有限,但每期文章,却成了我的最爱,就是报缝的广告,也一字不拉地熟读了。

是命运使然还是三生有幸,1989年我调入华亭县委报道组,从事专业新闻宣传工作,从而成为《平凉报》的编外记者,翻开了我人生新的一页。这年国庆节刚过,为提高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在县委宣传部的协调下,我来到平凉报社,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见习,每天吃住在报社,与报社的同仁同学习、同采访、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几乎伴随我的人生,报社领导那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同事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编辑那字字必较的忘我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我勤奋写作、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培育之情。在报社的“充电”,使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基本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要领,所写新闻稿件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也八九不离十,上稿率很高,有时一张报纸,有我四五篇文字,同事戏称为我的“专版”,也从侧面说明我抓稿准,写得多,也符合宣传动向和要求,每年都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五六百篇,扎实的写作功底,也形成了我睿智的思想和语言分析表达能力,为我从事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础。

后来虽然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了自己钟爱的新闻事业,但是《平凉日报》却成了我的最爱,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读《平凉日报》,从报纸上掌握工作动态,借鉴工作经验,学习先进典型,陶冶思想情操,这种阅读习惯保持了28年,这份报纸也成了我的精神粮仓,那文风犀利的“崆峒碎语”、明快的“经济漫谈”、具有高度指导性的“工作研究”、贴近民生的“生活热线”、韵味十足的“翰墨园”、鲜活的“泾水”副刊,给了我很多生活的激励与精神的慰藉,使我逐渐从一个读者变成了作者。凭借自己的写作爱好与研究兴趣,二十年来吗,我在《平凉日报》副刊发表散文40多篇,通讯20余篇,文史作品50多篇,经济研究10余篇,以及大量的文学评论和工作随笔,不但走上了创作之路,还出版文学作品集5部,编辑文集10本,成长为一名业余文化工作者,为自己深爱的这片土地贡献着自己绵薄的力量。

一个地方需要物质的仓库,那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更需要精神食粮,那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现在虽然新兴媒体方兴未艾,博客、微信、手机报等现代传媒得到广泛普及,上网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事情,阅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但是纸质的传统阅读,仍然是我的挚爱,每天不看书,不读报就像生活缺了什么一样,不但坚持阅读《平凉日报》,还把读过的《平凉日报》分月装订起来,查阅时很是方便。二十年来,积累的《平凉日报》合订本足有半人高。去年搬家,家属和同事都劝我把报纸卖了,省得来去搬运,我笑着说,这是我的精神粮仓,把它卖了,我怎么生活!至今,家里那一排排装满《平凉日报》的书架,仍然是我向文友和客人炫耀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称自己也是一个家有万贯家产的“报发户”了。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维护安全稳定的教学秩序华亭

...

华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的精神粮仓)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